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漫画,从中可知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更趋向合理公正
B.北约东扩受到了俄罗斯的有效遏制
C.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
D.在两极格局争霸中美国更具有优势
2019-05-30更新 | 106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5月考前适应性检测(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2 . 给北爱尔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970年代以来,英国、爱尔兰两国政府都不断谋求解决北爱尔兰问题的途径,1993年双方同意通过谈判和合作的方式结束北爱尔兰的分裂局面,承诺北爱尔兰所有政党只要停止暴力,都可以参加谈判。为了解决北爱尔兰问题,爱尔兰做出了重大的让步,英国布莱尔政府也改变了之前的强硬政策,首相布莱尔甚至亲赴谈判现场,力促各方捐弃前嫌。在北爱尔兰问题上,欧盟为了促使各方达成协议,承诺给予资金援助;美国更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1998年在美国前参议员的主持下,北爱尔兰问题相关各方经过谈判,达成了和平协议,北爱尔兰问题和平解决。

——摘编自时晓红《艰难的和平历程——北爱和平协议述评》


(1)根据材料,分析北爱尔兰民族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爱尔兰民族问题和平解决的认识。

3 . 材料   1982年4月,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为转移国内经济疲软的矛盾,下令出兵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阿马岛战争正式爆发。战前阿国防部长认为“马岛距英7000多海里,马岛附近也没有基地可用”,英国全面出兵“根本不可能”。但撒切尔政府表现出了异常的强硬,当即宣布与阿根廷断交,并成立战时内阁,同时英国国会以全票通过武力收复马岛的决议。加尔铁里自恃是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铁杆盟友,以为“美国将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行事”。然而,美国第一个撕下调停的面纱,宣布对阿根廷实施经济制裁和禁运;国际大国中只有苏联为阿军提供了情报支援。阿军在战前未储备足够的武器弹药,受到制裁后,持续作战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外交方面,欧共体和英联邦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一致要求联合国支持英国、制裁阿根廷。而以安第斯共同体为首的大部分拉美国家则旗帜鲜明地支持阿根廷,呼吁和平解决争端。最终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英阿马岛之战,以英国的胜利告一段落。

——摘编自杜东冬陈刚《马岛之战阿根廷输在哪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阿马岛之战阿根廷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岛之战反映出国际关系的特点。
4 .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上的区别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交融
2016-11-27更新 | 19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届安徽合肥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5 . 材料: 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是二战后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海战和岛屿两栖登陆战。1816年,阿根廷声明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1833年,英国海军进驻马岛并宣布行使主权。但阿根廷多次提出异议。20 世纪70年代初,勘察发现马岛南部海域可能储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藏,1982年2月,阿在双方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决定以武力解决争端,4月2日,战争爆发,历时74天,6月14日。英国军队最终取胜。战争中作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和技术装备对比情况是


战争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阿根廷回应迅速:当即断交、全力远征。在获得国内压倒性支持后,撒切尔迅速在国际上打出“反对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的口号,这一合适的说法让英国得到了联合国的好感,随后,撒切尔又游说欧洲各国,以“反对军人独裁政府”的理由博取各国的支持,美国带头向阿根廷宣布武器禁运令,进而进行经济制裁。

——《三十年后重温马岛战争》(新浪文化·读书 第40期)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英国决心远征马岛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能够取胜的原因。
2020-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6 . 中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新兴国家争取了更多权力。德国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东欧、中亚等地区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体系中。从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看,上述现象体现了
A.发达国家仍是经济全球化主导力量
B.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打破了地域限制
C.经济合作已否定了意识形态的对峙
D.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2018-04-1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有关美国“9.11”恐袭事件的政治漫画。该漫画的主题是
A.恐怖事件给地球环境带来灾难
B.基地组织造成了世界局势紧张
C.恐袭使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D.美国借反恐大力推行霸权主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重现的全球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似乎进入一个新阶段。全球化是它的关键词。它意味着资本和技术在全球范围跨越所有地理和政治界限、更迅速更有效的流动。美国在全球化和被称为“新经济”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其它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已运营到了世界所有地方。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阅读材料,围绕“全球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叙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美国学者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材料旨在强调
A.权力、财富分配不公现象较普遍B.世界冲突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
C.宗教冲突在当今世界已基本消除D.文化的冲突只是表达冲突的载体
10 . 2024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主题为“打破僵局:重塑两极分化世界中的合作”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2023—2024年全球不均衡的发展正在让最贫困的群体进一步掉队,这种现象必须通过集体行动加以解决,“去全球化”既不可行也不现实。该报告旨在(     
A.强调重塑国家之间的合作B.主张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
C.加强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24-06-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