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微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微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
2023-05-10更新 | 129次组卷 | 54卷引用: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代科学家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共十二卷,每卷都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而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这说明
A.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交流B.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传统思想
C.中国科技特征发生根本性转变D.明末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徐光启的《崇祯历书》集中体现了他在天文学方面引进西学的成果,以计算和分析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天地圆体”说;《农政全书》则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农业试验和研究。这表明了
A.西学东渐影响学术视野B.中国农耕经济走向没落
C.理学思想已被时代抛弃D.西方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在当时刊刻发行后,很快流通南北各地。以下是选自该书众多插图中的两幅。(注:耔z ǐ ,即在禾苗上培土)

据此可知,当时
A.小农经济模式得到固化B.经济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
C.江南生产技术水平提高D.科技对生产发展意义重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传世著作颇多,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也有《徐霞客游记》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还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些著作体现了
A.明清社会向近代化转型B.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C.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D.儒学价值观遭受到挑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496次组卷 | 6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