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成书于雍正八年的《海国闻见录》,是中外海洋文化史上影响甚远的一部综合性海洋地理名著,被收入《四库全书》。下表为其部分目录及简介。这可以用来说明(       

目录

简介

《天下沿海形势录》

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

《东洋记》

记述中国周边朝鲜、日本及琉球

《东南洋》

记述台湾,及中国周边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和婆罗洲岛

《南洋记》

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其他群岛

《小西洋记》

记述南亚、西亚及中亚

《大西洋记》

介绍了非洲与欧洲,记载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昆仑记》《南澳气记》

记录中国“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南海群岛
A.中国仍然强调传统宗藩观念B.作者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先行者之一
C.近代中国海防观念不断增强D.新航路开辟推动中国对世界的整体认知
2024-04-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禹贡》成书于先秦,书中将所知的地域划分为九个州,是我国最早描述地理分区的著作。下图是宋人所绘的《〈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其地理范围与先秦《禹贡》九州范围基本吻合,图中的两条主要河流分别是黄河和长江。图中九州名称不仅字体大于其他地理事物的名称,且标注也整齐划一,俨然有意凸显九州存在的一体性。九州组成了“天下”,而“天下”也涵盖了九州。


材料二 下图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的一幅绘于北宋时期的《华夷图》。在图中,正上方中间刻有“华夷图”三字,中原地区位于中央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周边异族处于地图的边角。图中的文字标注较多,主要叙述周边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历史沿革。


材料三   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带来《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的四个角分别是北半球图、南半球图、九重天图、天地仪图,向人们展示当时欧洲的宇宙天地观念。为了减轻中国人的抵触情绪,利玛窦将中国从图的偏角处移到大体中央的位置。明代的统治者,包括万历皇帝均目睹过《坤舆万国全图》,盖那时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真实形态已有所闻。



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单长城:《从四幅古地图看“天下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和《华夷图》体现的天下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坤舆万国全图》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024-03-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生于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祖籍安徽天长,是清代著名的女天文学家、算学家。其祖父为宣化太守王者辅,精通历算,藏书丰富,王贞仪跟随祖父学习天文、历法和数学。年少时随家人游历多地,每遇良师益友。她不仅阅读中外天文著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象,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天文数据资料。她对西洋传入的天文学是一分为二的,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行,即有所不行;有所是,即有所不是。”她还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自己制作实验仪器,弄清楚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并写下了《月食解》。她还总结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和西方筹算法,写下了当时的科普书《勾股三角解》《历算简存》《筹算易知》《象数窥余》等。她还把梅文鼎的《筹算原本》加以改编,用浅显语言和简易方程表达深奥道理,使学者能朝得其书,暮能明算。

——摘编自章梅芳《王贞仪: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天文学家》等


(1)根据材料,概括王贞仪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贞仪取得成就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概述
戴震撰写了多本数学著作,如《勾股割圆记》《九章补图》等,将数学知识条理化、简易化,使之更易用于经典解释。钱大昕精通《九章算术》和西洋测量弧三角诸法、梅文鼎等人的数学论说以及《数理精蕴》等知识,大力倡导数学考据法。经学大师焦循,以数学释经,十分注重对数理的论证,大量应用朴素的辩证辽辑与形式辽辑演绎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会通了中西方数学理念
阎若球在所著《四书释地X释地余论》等书中常以地理学知识,推判古书经典内容的真伪。胡渭作《易图明辨》以大量证据证明宋代以来的河图、洛书等易图并非圣人传授。他还自著(禹贡锥指》,绘地图47幅,并考察了汉唐以来黄河改道的历史。戴震用了10年时间,3次校勘了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还纂修了《汾州府志》《直隶河渠书》等地方志,自制出诸多中国区域地图,运用了明确的比例、方位,距离,地形等表示方法
乾嘉学派对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日食"等天文现象进行了科学解释;系统地分析整理了自上古至清初的主要历法;撰写了《原象》《迎日推策记》《九道八行说》等一大批天文历法学研究专著

——摘编自康字《清代学者经学研究借鉴自然科学知识》


根据材料指出清初经学与科学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2-06-04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合山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他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撰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行为
A.反映了科举制日益僵化B.改变了重道轻技的观念
C.加速了科技与生产结合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明代医学取得的部分成果。这反映出明代
时代医学家著作来源创新成果
明代初年朱櫧等人《普济方》兼采笔记杂说及道藏佛书指出骨科手术时,病人服用坐拿草、曼陀罗花各五钱,即不知痛
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博引历代各家方书指出押不庐草等有麻醉效果,虽“加以刀斧亦不知",通过亲身实践,发明临床的麻醉法
A.中医外科学理论出现重要突破B.进入中医学知识综合集成阶段
C.麻醉学成为著名医学家的研究重心D.医学发展受到尊经崇古思想的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在当时刊刻发行后,很快流通南北各地。以下是选自该书众多插图中的两幅。(注:耔z ǐ ,即在禾苗上培土)

据此可知,当时
A.小农经济模式得到固化B.经济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
C.江南生产技术水平提高D.科技对生产发展意义重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木棉)状如鹅毛,中有核,如珠殉,细过丝绵……关挟闽旷,首得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海通舶商,关陕壤接西域故也。”下列文献中可能查阅到此衣作物种植经验相关资料的是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