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政治制度
古希腊雅典城邦古典民主政治的代表。
古希腊斯巴达城邦古希腊城邦中寡头政治的代表。
古罗马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中古法国14世纪,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中古英国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近代英国17世纪“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近代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为联邦制共和国。
近代法国经过多次革命和复辟,1875年法国通过新宪法,确立共和制。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整理


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的演变历程

柏拉图
(公元前 427 一前 347,古希腊哲学家)
他设想的理想国是整体主义的正义城邦,城邦中社会各个等级各司其职,哲学   家统治的“贤人政治”是最理想的状态。当城邦追逐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这些原则时,正义城邦就逐步走向堕落的、坏的政体。
西塞罗
(公元前 106 一前 43,古罗马政治学家)
他认为国家是人民出于共同的利益和法的一致的集合体,共和国就是人民的事   业。在政体形式上,他认为混合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形式,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平民政体都存在缺陷。
奥古斯丁
354430,罗马帝国神学家)
他把政治社会(国家)描绘为堕落的人以拯救他们罪恶的一种神授秩序。他以   是否按照上帝的标准生活为依据,区分了上帝之城和尘世之城。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发展。
托马斯·阿奎那
12251274,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他认为最好的政治制度是上帝王国的同义语,把统治分为“帝王统治”和“暴政统治”,并将君主专制与神权结合起来。
马基雅维利
14691527,意大利哲学家)
他从政治实践的视角探讨城市或国家的生存,推崇君主制,认为政府最重要的   事务是维护人民的自由权利和享有安全与和平的环境,君主通过对国家主权的掌握有能力避免内讧,维持安全、安定和保卫无辜者。
卢梭
17121778,法国思想家)
广泛宣传“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政治理念,并将其作为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能够维护这些自然权利的政府就是善的政府。

——摘编自扈琼琳《西方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评价标准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
2022-09-05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节日西方传统节日
春节: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衣事结卓后在断一岁开璃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比,祈求丰年。圣诞节:是基督教比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
在每年1224日的平安夜牛行礼拜,然后在12
25日庆祝圣诞节。
元卫;“,指开始,中太阳从地平跷上冉冉升起,传说中舜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元旦:源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祝福神话中的门神
Janus”的节日。
中元节:农历的七月十五,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每祖先荜行孟兰盆会。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万圣节:起源于饥尔特人对祭习神的崇拜,后世
演耋为基督教纪念所有壬比的日子。
七夕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停统节日,由星右崇拜衍化而来。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起源于
基督教。

——根据《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背景差异浅析》整理


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并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11更新 | 361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案)
4 . 英国工党是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主要代表,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称工党。1924年上台执政,自此取代自由党登上两党政治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工党的崛起

材料一英国著名史学家泰勒认为:“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是自由党的最后支柱。”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影响,恰恰表现为对这一“最后支柱”的直接冲击。在战争的状态下,迅速对重要经济部门实行全面的干预和控制就必然成为战时重要的国家政策举措。它对现代英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自由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产生了震撼和动摇。

——孙春胜《论英国自由党的兴衰与启示》

材料二1922年工党竞选宣言要点如下:维护欧洲和平加入国联;维护大英帝国内每个部分的自由平等;反对暴力斗争,不是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成人妇女参加政权;对富人征税,为穷人谋福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住房与养老金;兴办公共工程项目应对失业,降低农业租金,电力、矿产、交通国有化。

1918-1929年英国议会下院大选结果

年份保守党工党自由党其它总席位
席位得票率席位得票率席位得票率席位得票率
191833532.6%5720.8%2812.1%28727.7%707
192234538.2%14229.5%5417.5%7412.9%615
192325838.1%19130.5%15929.6%71.8%615
192441948.3%15133.0%4017.6%52.1%615
192926038.2%28837.1%5923.4%81.3%615

——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工党的崛起”作出历史解释。
2023-04-30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考法·新变化丨结合学者观点考查史学研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政治社会学家摩尔在《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以英、法、美、中、日、印六国为考察对象,认为各国为了从前工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现代化方式,分别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道路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法西斯道路,另外还有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式民主道路。

——摘编自郭宋《为了现代——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化道路”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可整体提出,可分国别提出,可反对或补充新观点),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一词,最初出现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专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间那段时间。……西方学者研究中世纪史历来以西欧为对象,不包括东欧的拜占庭和俄国,更不包括阿拉伯及其以东地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中世纪史。他们往往贬低中世纪的意义,有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黑暗时代,没有多少成就可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论国家》等著作中也使用“中世纪”一词,但赋予了它新的科学内容——专指封建社会。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反对把中世纪仅仅看成是黑暗时代或野蛮时代的非历史观点,指出它的巨大进步。事实也是如此,封建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方面比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进了一大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中世纪”的史学观点。(可整体评述也可评述任意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关于传统,当代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指出,它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它使代与代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

——编自爱德华·希尔《论传统》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传统”这个话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论题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4-10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者
马克斯.韦伯
著作主张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设立代议机构的主要目的是在政治系统中建立额外的表达机构并由此而使各团体有机会去努力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代议机构的作用更多的是提供协商及和解的渠道
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协商民主通过公开检视歧视和压制对现存问题的影响,能够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因为公共协商是协商民主的核心特征,所以,通过揭示被压制的文化间的紧张及其根源,文化团体会维持一种深层的相互理解,从而成为建立参与持续性合作行为所需要的社会信任的基础
戴维·伊斯顿《经济与社会》由于统治权力合法合理的分立,政策、法令作为各权力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妥协,是各权力合法运作必然产生的结果。权力的纵向横向分割、各权力之间,以及权力内部的分权是如此复杂,使得决策高度多元化,任何团体、个人都不可能独占政治资源和垄断决策过程

——摘编自高金海曹玉海《当代西方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西方政治史知识,从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根据材料,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希腊城邦文明兴起于林立小邦的自由、自治和独立的氛围中。然而,深深植入每一个希腊公民的城邦情结,注定他们无法统一在一个强大的主权国家里。城邦在大小不断的争战中相互消耗、损伤,以致后来遭到强邻入侵并毁灭。他们的辉煌文明无法长久地持存并发展下去,相反是从里到外地走向灭亡。希腊公民浓郁的城邦情结,那种“自立门户”“自给自治”的公民文化,给城邦招致了难以招架的悲剧性灭亡,尤其在强敌面前。这就是古希腊城邦文明衰亡的宿命。

——摘编自罗朝慧《论古希腊城邦文明衰亡的宿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希腊城邦文明”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