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英国文官考试针对不同职位,设置不同的考试内容。如竞聘工程指挥部建筑绘图员职位的考生要参加16门侧重于工程类的考试,考试范围囊括了建筑业的绝大多数知识。由此可知,英国文官考试内容的设置(       
A.体现了政治中立的原则B.适应了实际管理需要
C.丰富了大学课程的内容D.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2 . 20世纪的美国政治体制下,文官不仅直接服务于总统,而且服务于国会。国会有时甚至采用直接授权一些高级文官在行使职权时可以不受总统控制的办法来牵制后者。这表明美国文官(     
A.具有制衡总统的权力B.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C.遏制了行政权的扩大D.削弱了国会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1年,美国《Puck》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模范求职者》的漫画(如下图),该漫画迅速在全国传播。这反映出(     

画中人物为刺杀了美国加菲尔德总统的凶手吉托奥。他右手握枪,左手的纸上写着“要么给官,要么拿命来”。
A.政党分肥制度发展成熟B.工业时代官制改革的需求
C.美国文官制度弊端显现D.文官改革者重视舆论宣传
2023-12-13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0年,德国各地已出现了大量矿业、纺织,机器制造业、冶金等职业学校。同年,对地方工业学校进行改革,制订出全国统一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建立了统一的中等工业专门学校,并在教学内容方面增设了力学,化学实验等实习课程。1870年,进一步将工业学校改为3年制,又增加了测量学、机械设计等课程。同时,联邦宪法还规定工厂所在地要建立补习学校,农村农闲季节也要开办各类学校,训练农民的生产技能。1890年召开教育会议之后,电力等科学技术教育在德国受到了更大的重视。19世纪晚期,英国开始模仿德国,着手本国的职业教育改革。

——摘编自楚汉《近代德国教育改革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2023-11-24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辽宁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53年以后,印度文官制度开始实行。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印度被东印度公司安排了超过1000名来自英国的文官,但俸禄由印度负担,英国通过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的相互配合,统治着超过2亿人口的印度。据此可知(     
A.英国将文官考试制度推广到印度B.英国通过文官制度直接统治印度
C.东印度公司拥有着部分行政权力D.文官制度缓和了印度的民族矛盾
2023-05-23更新 | 42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把英国大臣与文官关系比喻成“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做出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使他们在一些具体事务面前无能为力。这时,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据材料可知(     
A.文官群体逐渐成为权力中心B.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
C.文官群体对大臣形成了制衡D.大臣和文官党派利益一致
2023-05-16更新 | 832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科举制实行复试、殿试制,以及考官锁院制,推广世家子弟、考官亲属的别试避嫌法,推行封弥、誊录法。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庶族地主、殷富农民、工商子弟,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以应举入仕。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搜予官职。而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直接授官,而且升迁迅速,“第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名公臣卿皆由此选"。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的取士人数的5倍。

——摘编自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一

材料二   18世纪,西方人对科举的了解更为全面,用法文和英文出版的谈及科举制的书籍出版量很大,就连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一代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也赞扬有加。到19世纪,尤其是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已不再神秘,声望一落千丈,一切都落后原始,但惟独科举制例外。当时,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实行政党分肥制,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1884年,英国人密迪乐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这是在英国于1855年试行并于1870年全面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美国于1883年开始采用文官考试制度后做出的评论。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美国家学习效仿中国科举制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55年5月,英国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1855-1869年,从应试的文官候选人中共淘汰下来8169人,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太低或能力过差。英国的做法(     
A.标志着文官制度正式确立B.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C.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地位D.扰乱了政府决策的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20世纪初,英国建立文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品即官阶,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位即职位,代表权力、职资和任务。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这反映了(     
A.贵族传统的延续B.官员地位的降低
C.党派干预的加强D.政府职能的扩大
2022-10-27更新 | 420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政治中立”原则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常任文官队伍,使政府有能力实现对文官的依法科学管理,文官也由此摆脱了对个人、政党的依附关系,获得职业保障,专心于公务的执行和效率的提高。由此可见,“政治中立"原则(     
A.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影响B.杜绝了政府贪污腐败现象
C.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D.践行了“分权制衡”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