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中记载:18世纪要担任重要公职,必须有钱,用钱买官。只有大资产阶级的子弟才能办到。“港口资产阶级”花钱为子弟买官,让他们加官晋爵。该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方(     
A.文官制度出现的原因B.拜金主义思想的泛滥
C.政府运行机制的弊端D.文官制度发展的特点
2 . 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1828—1835年在任)上台后,曾放言:任何理智正常的人都可以胜任政府工作,因此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就应该将政府职位授予本党或帮助竞选的工作人员。这一言论(     
A.强调了政党分肥的合理性B.意在加强执政党内部团结
C.违背文官竞选的根本原则D.受到中国恩荫制度的启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初,英国以党派为基础任用的官员,常因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替而大批更换;19世纪中期后,英国出现不与内阁同进退的“文官”,不参加党派之争,一般终身任职,执行政府的决策,论功奖惩。这一变化(     
A.促进了决策权与执行权合一B.削弱了内阁行政权力
C.调整了政府的行政运行机制D.导致了政党政治衰退
2023-11-26更新 | 462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学情反馈历史试题
4 . 法国在1853年颁布文官退休保障法律;英国在1859年制定《年老退休法》;美国在1920年通过公务员退休金法案,法国在1924年制定文官退休金制度。据此可知这些法案(     
A.利于国家治理水平提高B.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D.提高了文官的权威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年7月,英国格莱斯顿内阁绕过议会,颁布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令。该枢密令规定:“一切文官制度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事务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委员会在财政部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枢密令也规定了不用经过考试而可以直接任命的特殊情况,一种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初级人员,另一种就是外交部和财政部。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某些高级文官仍然可以不用经过考试,由内阁直接任命。枢密令还将考试细化为高等级考试和低等级考试两个等级,对于不同等级考试考查的内容和考试科目的安排是不同的。1870年,枢密令将公开竞争考试正式纳入英国文官录用系统,这标志着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它是英国文官制度史乃至世界文官制度史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摘编自李华欣《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1870年英国第二个枢密令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70年英国第二个枢密令颁布的历史意义。
6 . 美国《彭德尔顿法》对职务常任制度采取了有条件的采纳态度,即将美国文官分为政治任命文官与常任文官,即政治任命文官的任期并未常任而由总统决定其具体任期,但其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美国高级专业技术类文官中政治任命文官不应当超过15%。这一变化表明(     
A.两官分途制度不适合美国当时的国情B.美国的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C.文官制度的嬗变适应了三权分立体制D.常任文官的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的英国文官皆为终身制,任期有法律保障,这种职业上的独立性,能够使他们立场居中,秉公执法,取得公众的合作与支持,而非为一党派效力,这比起过去的“国王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据此可知,文官制度(     
A.抑制了政党参与政治的热情B.体现了公平正义的选拔标准
C.终结了国家政局的周期动荡D.促进了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2023-08-29更新 | 835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以君主为轴心,以中央集权为主线的政治体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重要功能,就是稳固君主的专制统治,以使君主能够世代“总揽大权,柄不借下”。自秦汉开始,以后历代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对官员进行组织管理的一整套规则体系。各级官员对皇帝和上级官员绝对服从,通过一级级的隶属关系,对官员逐级落实责任、督察、考核,然后通过考核结果决定各级官员的升降留任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在这一制度下,官职的设置、文官的选拔任用等都由君主决定。那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这些文官也就自觉地形成了对君主的依附关系。

——摘编自赵瑞军《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按照法律规定、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政府工作人员,经录用,就长期任职、稳定升迁,无过失不解雇,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所以又叫常任文官制。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职位分类,一般采用“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两种形式,通过科目繁多的考试选拔对应专业的人才以满足工作需要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文官制度的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迫切要求改革问题重重的旧有选官制度,建立能为本阶级服务的新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在其长期的运转中,对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起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秀梅、在黎民《西方文官制度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文官制度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A.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B.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
C.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D.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
2023-07-10更新 | 3198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75年,日本中央政府机关中的50万名公务员中,高等学校毕业的占90%,高级官员中基本上全是大学毕业生,其中尤以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为多。1978年英国文官队伍中的专家人数已达到45000人,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这些现象(     
A.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B.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
C.破坏了政治中立的原则D.解决了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