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5学段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晚清学堂变迁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学堂发展的原因有(     
时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宣统元年(1909年)
全国学校数719所52000所
时间时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宣统元年(1909年)
全国学生数6943人152.617万人
①《奏定学堂章程》的实施   ②学部的设立
③科举制的废除                    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实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亦,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材料二 吾直以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向使当日者,不废科举之制度,但稍稍改易其课试之程式,简(选)稍通时事之儒臣﹐典试各省,依今日之教科门类,列为试题,以定取弃。

——据《杜亚泉文选》(1911年)


概括说明梁启超、杜亚泉对废除科举制的态度及其原因,并谈谈你对中国近代选官制度变革出路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