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     
A.对公务员队伍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大B.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C.从源头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D.极大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2 . 选官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录内容摘编
第一章
________
科举制度究竟创立于何时?历来颇有争议。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科举制创立的标准存在着分歧。
第二章
科举制科目
隋代贡举科目大概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太宗之后,又有很大发展。唐武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
第三章
________
宋代工商杂类、曾犯刑责,不举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元、明、清屡有“倡优之家不许应试”的规定。
第四章
________
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的一种制度。
第八章
________
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蓄。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最终被废除。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二   西方的文官制度效法的对象是明清科举制度,但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予以适应性改造。明清科举选官主要以考八股文为主,考试内容单一、在科举考试之后,任官则由国家统一调配。西方的文官制度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复试,对通过考试的官员进行分类,建立通专人才相结合的新体系以及职前培训制度。使每个职位都可获得最佳人选,从而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

——摘编自李永强、马慧玥《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补写四部分目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今中外人才选拔的启示。
2023-11-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晚清学堂变迁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学堂发展的原因有(     
时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宣统元年(1909年)
全国学校数719所52000所
时间时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宣统元年(1909年)
全国学生数6943人152.617万人
①《奏定学堂章程》的实施   ②学部的设立
③科举制的废除                    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 . 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简任官以上的文官无须考试,一般由曾任荐任最高级三年以上者升任或从有“特殊著作”或“特殊贡献”者中选任;对于一些所谓“有特殊贡献者”也可以不通过任何考试即可由最高当权者破格提拔。该条款的实施(     )
A.体现了文官制度的开放性B.确立了国民党政府的一党专制
C.提高了文官队伍整体素质D.易导致政府内部拉帮结派现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3年清政府创办译学馆,译学馆开办章程中明确规定,对学生的要求是“通一国之语文,而周知环球万国之情势,体用兼备,本末交修。”这反映出(     
A.清政府开始践行中体西用思想B.中国思想层面的变革呼之欲出
C.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新动向D.清政府的近代化意识增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实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亦,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材料二 吾直以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向使当日者,不废科举之制度,但稍稍改易其课试之程式,简(选)稍通时事之儒臣﹐典试各省,依今日之教科门类,列为试题,以定取弃。

——据《杜亚泉文选》(1911年)


概括说明梁启超、杜亚泉对废除科举制的态度及其原因,并谈谈你对中国近代选官制度变革出路的看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面面观

材料一   科举制初成于隋朝而成熟于唐宋。唐中期以后,宰相群体中进士出身者达80%以上。两宋时期,公平公正的原则得以继续贯彻。据统计,宋朝科举取士达10万人,是唐朝的5倍多。隋唐之后,选拔标准的设定向治国经邦的方向发展。北宋科举重经义、策论,元朝规定科举考试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明清两朝则固定以经义和时务策为重点考试内容,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向经义实务并重的方向细化。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逐渐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辐射到全国的官办学校和地方社学,形成了与科举考试互相配合的文化教育体系。

——摘自解扬《评价科举制度应坚持两分法》

材料二   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

——光绪诏令(18986月——7月)

朝廷⋯⋯饬令各督抚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清政府诏书(190592日)

材料三   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

——孙中山


(1)指出材料一从哪些视角解释科举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清政府关于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评价科举制的视角。
2022-11-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末有奏折称:先试以国文,以观其学问之深浅,再试以地方应办之事,以观其才具之短长,由乡官握至佐治各员,以至州县以上,历事久则官能举职,历阶多则士无幸心,庶人皆勉为有用之材。”材料表明,清末选官制度
A.大大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注重新录用官员的经验培养
C.注重考察新录官员的专业能力D.体现国家发展需要专业人才
9 . 有学者指出,作为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把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该学者意在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
A.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B.内容与形式存在背离现象
C.重视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D.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2020-10-18更新 | 90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5学段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