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     
A.对公务员队伍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大B.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C.从源头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D.极大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晚清学堂变迁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学堂发展的原因有(     
时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宣统元年(1909年)
全国学校数719所52000所
时间时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宣统元年(1909年)
全国学生数6943人152.617万人
①《奏定学堂章程》的实施   ②学部的设立
③科举制的废除                    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 . 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简任官以上的文官无须考试,一般由曾任荐任最高级三年以上者升任或从有“特殊著作”或“特殊贡献”者中选任;对于一些所谓“有特殊贡献者”也可以不通过任何考试即可由最高当权者破格提拔。该条款的实施(     )
A.体现了文官制度的开放性B.确立了国民党政府的一党专制
C.提高了文官队伍整体素质D.易导致政府内部拉帮结派现象
4 . 1903年清政府创办译学馆,译学馆开办章程中明确规定,对学生的要求是“通一国之语文,而周知环球万国之情势,体用兼备,本末交修。”这反映出(     
A.清政府开始践行中体西用思想B.中国思想层面的变革呼之欲出
C.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新动向D.清政府的近代化意识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末有奏折称:先试以国文,以观其学问之深浅,再试以地方应办之事,以观其才具之短长,由乡官握至佐治各员,以至州县以上,历事久则官能举职,历阶多则士无幸心,庶人皆勉为有用之材。”材料表明,清末选官制度
A.大大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注重新录用官员的经验培养
C.注重考察新录官员的专业能力D.体现国家发展需要专业人才
6 . 有学者指出,作为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把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该学者意在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
A.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B.内容与形式存在背离现象
C.重视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D.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2020-10-18更新 | 90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5学段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