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5年,清廷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根据毕业考试结果获得相应的奖励出身,如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授予生员功名,官府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予以选录。此举(     
A.体现科举制的强大生命力B.导致新式学堂名存实亡
C.意图争取立宪党人的支持D.利于减轻教育改革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部分史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

文件

主要内容

1901年

《学堂选举鼓励章程》

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

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

《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

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

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

《奏定学堂章程》

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

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役以官职或得以升学

A.晚清时期新旧选官制度并存B.学堂选官已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中国选官制度已进入新阶段D.选官更加强调开放性和平等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     
A.风俗习惯新旧杂糅B.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
C.社会呈现转型特征D.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
2023-06-21更新 | 2387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关于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有学者这样写道,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丞、参议及内阁属员中,出国留过学或出洋考察过宪政等有留洋经历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该学者的叙述意在说明(     
①科举将读书与做官结合起来
②西方文官制度的引入终结了留学毕业即授官的途径
③学堂选官方式未经周密筹划而带有过渡性质
④新的官员录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政府官员结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上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其如何分场命题考试,一切详细章程,该部即妥议具奏"。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     
A.应时代要求选拔人才B.着力实施学堂选官制度
C.摒弃了中体西用思想D.探索分科分类考试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