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有鉴于隋文帝“不悦儒术,专尚刑名”和隋炀帝“法令滋章,教绝四维”,以致滥用酷法,引起人民的激烈反抗,因而提倡以儒教为宗,以刑罚为辅,进行统治。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拟改《武德律》,历时十载,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完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令房玄龄等人删武德、贞观以来的制敕三千余件,“定留七百条,以为格十八卷,留本司施行”。唐朝的法有律、令、格、式四类,律是问刑的科条,令是关于各项制度的规定,格是对律令所作的补充和修改,式是各种行政法规和活动细则。这四者同时并行,构成严密.的法网。主要形成于唐太宗时期的《唐律》,条目简明,内容完备,概括了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是一部综合性的封建大法,它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通行于有唐一代,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宋元明清各代修律所沿袭和效法。《唐律》的影响远被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方各国,甚至在世界法律中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法系。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律》的历史影响。
2022-01-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第一中学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