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A.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B.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
C.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D.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
2 . 考古研究发现,在目前出土的大量汉简令文中,诸如“击鸠杖主,折伤其杖,弃市”、“击匈奴降者赏令”、“吏三百石、庶民嫁娶毋过万五千。关内侯以下至宗室及列侯子聘娶各如令,犯者没入所赍奴婢、财物”等类似或相关条文不胜枚举。据此可知汉朝(     
A.剥夺王国财权B.文书体例繁多
C.重视社会教化D.行政运作高效
2022-09-09更新 | 48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曹魏政权制定的《新律》将《周礼》规定的“八辟”原则修订为“八议”制度;西晋编订的《泰始律》规定了“峻礼教之防,准五服(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以制罪”的刑法适用原则。这些变化体现(     
A.立法的人性化B.执法的规范化C.乡约的世俗化D.律令的儒家化
4 . 《唐律疏议》中有“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的规定。此律条的“疏议”释义:“化外人,谓萧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该规定主要体现了唐代(     
A.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B.优容宽待的民族政策
C.儒法结合的法律体系D.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律疏议》规定:马球、角抵等对抗性体育运动的伤害,以“戏杀伤”定罪;射箭、弹弓等造成他人意外伤害,以“过失杀伤”定罪;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争斗,以“斗杀伤”定罪。这反映了
A.基层教化的加强B.中华法系的确立
C.礼法并施的执行D.国家治理的智慧
6 . 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命户部下令,每乡各置木铎,选年老及瞽(gǔ,盲人)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宣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六句话就是“圣谕六条”。据此可知当时(     
A.律令开始儒家化B.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C.法律宣传程序化D.统治者重视基层教化
7 . 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2020-07-01更新 | 498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体系内容丰富,传统家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材料   子能食,饲之。教以右手: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万福、安置;稍有知,则教之以恭敬尊长。有不识尊卑长幼者,则严诃禁之……六岁,教之数与方名,男子始习书字,女子始习女工之小者。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始诵《孝经》《论语》,虽女子亦宜诵之。白七岁以下,谓之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八岁,出入门尸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以谦让。男子诵《尚书》,女子不出中门。九岁,男子读《春秋》及诸史,始为之讲解,使晓义理。女子亦为之讲解《论语》《孝经》及《列女传》《女戒》之类,略晓大意。……十岁,男子出就外傅,居宿于外,读《诗》《礼》《传》,为之讲解,使知仁义礼智信。自是以往,可以读孟苟扬子,博观群书。凡所读书,必择其精要者而诵之。

——摘编自(宋)司马光《涑水家仪》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家训教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种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朝代节假日概况

汉代
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除此之外,一年中还有腊日、伏日、元日、社日等节庆假日

唐代
永徽二年,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谓之“旬休”;一年共有53天的节庆假日,包括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

宋代
官吏的日常休假,沿袭唐代,仍是十日一休沐。宋代一年有54天节庆假日,最长的是新年和冬至,各放7天。宋代不认同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

元代
在公休事宜上一改宋代旧制,虽保留了“十日一休沐”的旬假制度,但节假日骤然大减,共计16天

明代
取消唐宋以来官员的旬休制,代之以一月一休制。公假较元代进一步缩减。明代将大部分传统节假日都取消,只保留元旦、冬至、元宵三节休假

清代
清代基本沿袭明代公休制度,在此基础上取消例行的日常公休,将冬至、元旦、元宵三个法定节日休假串联,谓之“封印”休长假

——据杨联陛《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等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古代节假日变化的一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趋势准确,阐释清晰,逻辑严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生天地之间,所以异于禽兽者,谓其知有礼义也。所谓礼义者,无他,只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而已。若于父母则不孝,于兄弟则不友,是亦禽兽而已矣。李三为人之弟而悖其兄,为人之子而悖其母,揆之于法,其罪何可胜诛。但当职务以教化为先,刑罚为后,且原李三之心,亦特因财利之末,起纷争之端。小人见利而不见义,此亦其常态耳。恕其既往之愆,开其自新之路,他时心平气定,则天理未必不还,母子兄弟,未必不复如初也。特免断一次。本厢押李三归家,拜谢外婆与母及李三十二夫妇,仍仰邻里相与劝和。若将来仍旧不悛者,却当照条施行。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公书判清明集》

(1)根据材料,分析该案中李三被判“免断一次”而“押归家”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中该案件处理体现出的当时社会治理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