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事务管理的权力,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支持和帮助人民当家作主。1978年后,党提出了“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的科学论断,落实了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诸多先进理念。由此可见,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突出特点是(     
A.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B.由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
C.法制建设服务于政治的需要D.由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
2023-04-23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八中国现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宪法》恢复了刑事辩护制度。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法院组织法》对律师参与刑事辩护作了原则性规定。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这一条例较为全面地规定了律师制度所应涉及的主要内容。依据这些制度,律师执业机构先后建立并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专职律师、兼职和特邀律师已具有一定规模。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深化律师工作改革的方案》,解决了中国律师的定性与定位问题,为中国律师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创造了前提。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正式颁布,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律师制度基本框架的初步形成。司法行政管理机构与全国律师协会进行了《律师法》配套规章和行业规则的制定工作,推动了中国律师业的发展。

——摘编自林广华《不断完善的中国律师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后律师制度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律师制度发展的意义。
2023-04-21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八中国现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创建文明城市”及军民共建文明村镇、文明街道等活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媒体报道了模范共产党员蒋筑英、罗健夫、活雷锋朱伯儒和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人的事迹。这些做法旨在(     
A.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观B.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C.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23-04-18更新 | 55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韩非“法治”与现代“法治”思想的比较
2023-04-14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法律具有经济的属性。下列内容摘自1949年以来的法律文件,其中出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是( )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B.“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23-04-13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八中国现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政治主张
孔子“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   “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征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征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新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必要性。
2023-01-10更新 | 4543次组卷 | 35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B.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D.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
2023-01-07更新 | 2915次组卷 | 26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0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
8 . 下图是 80 年代某村委会宣传板,它见证了国家(     
A.号召人民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
B.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C.以德治国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D.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9年,环卫清洁工人时传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家主席刘少奇与时传祥等劳动模范握手的照片。这反映了当时(  )
A.城市公共卫生取得显著成绩B.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价值观
C.摄影成为新闻宣传主要方式D.双百方针促进大众媒体发展
2022-12-19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九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10 . 据统计,1949年9月至1954年8月,中央颁布的法律、法令、法规文件达530件,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行政组织法、刑法、经济法、科教文化法、军事法、民族法等众多法律在内的法律体系。这反映了(     
A.新生人民政权得以巩固B.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阶段
C.人大代表充分行使权力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
2022-12-19更新 | 42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九中国特色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