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二战后,国际法规定“一国在受到武力攻击时”才能进行自卫。有学者指出,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断涌现, “一国在受到武力攻击前所进行的先发制人的攻击”应被国际法承认,但必须加以严格限制。该学者认为(     
A.国际法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B.尖端武器改变了人类发展方向
C.“先发制人”观点获得了普遍赞同D.当代国际法需要及时丰富完善
2 . 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     
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3 . 17世纪中叶,国家被确认为欧洲秩序的奠基石,而不是帝国、王朝或宗教信仰。某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的概念,肯定了各签署国不受外来干涉选择本国制度和宗教信仰的权利。该和约(     
A.否定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和发展D.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
4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此后,通过国际会议和谈判解决争端在欧洲国家间蔚然成风。1884年,15个欧洲国家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这反映了(     
A.欧洲列强为减少战争所作的努力B.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
C.近代非洲国家对领土主权的漠视D.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关系的扩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国王也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基本完成了统一,使王权得到强化:伊比利亚半岛则形成了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这(     
A.反映西欧民族意识普遍觉醒B.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C.推翻了西欧教会的统治地位D.有利于西欧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6 . 会议后的头40年里对欧洲秩序起到了预防冲突的缓冲作用。任何实力均衡都是相对的,随后的40年该会议的愿景随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破灭,均势内固有的尔虞我诈把世界推向了战争。该会议所形成的的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开始,国际社会开始用法律限制战争权。《非战公约》规定,“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事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由此推知(     
A.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增强B.国家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C.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D.诱发战争的因素在削减
9 . 下图是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其中的第三节①应是(     
第二章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
第一节“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
17世纪初的欧洲局势34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对垒41
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45
第二节战争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①
A.《万国公法》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国际联盟盟约》D.《战争与和平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     
A.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B.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C.欧洲民族意识加强和民族国家胜利D.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法国揭开序幕
2022-12-18更新 | 1507次组卷 | 6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