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1360年,英国议会批准法令:在英格兰任何地区,无论该地区是否享有自治特权,所有的度量标准,均应符合国王的标准如有需要,国王可随时派遣法官前往各郡,调查、听审、判决相关案件,并就所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由此可见,该法令(     
A.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有利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C.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力D.实现了英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 . 如图“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但“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分明是在冲向战争,“和平”马儿虽然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二战后吸取这一历史教训所采取的最有力举措是(     

       

A.成立了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B.赋予安理会制裁侵略的强大权力
C.明确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的宗旨D.确立了“全体一致”的决议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2023-06-21更新 | 4231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2023-06-21更新 | 4408次组卷 | 2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如图为180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图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国,左上角的“苍蝇”是指英国。该漫画反映的是(     

   

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B.拿破仑战争的局势
C.拿破仑帝国的覆灭D.英国推行绥靖政策
2023-06-11更新 | 5680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向王权倾向它们一样”。关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教会限制王权导致了“混乱状态”B.“革命因素”主要指中世纪封建领主
C.当时王权有利于强化民族国家认同D.中世纪后期欧洲地区形成了民族国家
7 . 下列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②“本防御同盟既以维护欧洲均势、保障欧洲各国的安宁和独立,防止多年来(法国)蹂躏世界的那些侵略重演为其目的,……”
③“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利于和平的不结盟国家存在和活动,是保卫世界和平的更加重要的因素之一。”
④“美国对苏联任何政策的要素必须是一种长期的,既有耐心而又坚定的,并且时刻对俄国扩张倾向保持警惕的遏制政策。”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
8 . 教皇英诺森三世上台后,发表了《宇宙的创造者》,声称:宇宙的创造者设立了两大尊位;较大的那个主管灵魂,较次的那个主管肉体。君王的权力从教皇的权力而取得威望。1309年,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的阿维农城,史称“阿维农之囚”,使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御用工具。以上事件反映了(     
A.宗教改革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B.专制教权阻碍人文主义发展
C.民族意识增长与西欧王权强化D.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时代特征
9 . 国际体系的完善往往是建立在残酷的战争之上,下列史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联军队尽早地参加对日作战……是为我们太平洋地区作战提供最大支持所必需”
②“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③“我一生中真正的荣光不在于打了40个胜仗,而是那不能被遗忘的、将万古长存的我的《民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10 . 下图是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目录中的①应是(     
第二章 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
17世纪初的欧洲局34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对垒41
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45
第二节 战争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①
A.《战争与和平法》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维也纳会议D.德意志帝国成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