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表为国联与联合国的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

国际联盟联合国
时间1920-19461945年迄今
倡导者美国总统威尔逊美国总统罗斯福
总部瑞士日内瓦美国纽约
相同点都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为防止世界大战再度发生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全而创立
不同点美、苏等强国未加入。日、德等军事强国虽然加入,但日后撤出所有军事强国开始就加入,且加入后很少有退出的国家
没有武力约束可以用武力干预,约束力较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取代国联的必然性。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国联和联合国中的地位有何相同又有何明显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 .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促使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对一切宗教事务具有最高的权力。这一法案(     
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在法下的原则
C.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D.体现了因信称义的理念
2024-05-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意大利思想家马基亚维利(1469—1527)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     
◆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
◆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
A.违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B.适应了民族国家形成的需要
C.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思想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2024-05-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国际联盟大会和其行政院职权有所重叠,而联合国安理会只管和平的维护,且联合国大会不得涉及安理会正在审议的事务。有学者指出:“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宪章承认大国享有特权。”这说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     
A.带有浓厚的强权特征B.具有更大的实效性
C.兼有继承与创新特点D.适用范围大打折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财富从伊比利亚转移至西欧大洋沿岸,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商业竞争和对海洋世界控制权的争夺,为了提高商业资金筹集的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消耗,国家从间接统治转向直接统治,表现为“对公民进行统一语言、货币和法律体系的同质化”。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欧政治世俗化源于产业革命B.国家统一趋势因经济发展而加强
C.商业竞争促进了民族国家崛起D.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扩张性
2024-04-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533年,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这说明英国(     
A.宗教权力的终结B.政教合一的形成C.君主立宪的确立D.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4-04-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大学与时代】

材料一   中古后期,西欧大学主要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受救皇控制,50%以上集中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南部,其教学与研究以经院主义哲学为核心,辅之以医学、法律等专业学科。14—16世纪,国家或民族教会创办的大学迅速增加,许多城市也在原主教学校、法律学校等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大学,其分布范围向整个欧洲扩展,希腊语、修辞学和文学等“博雅课程”被认为能“发展那些蕴涵于人身心之中的最高才能”,而日益受到重视。

——摘编自易红郡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政府新创办了各类国立农学院、高等商学院及多科性技术学院等一批新大学,主要训练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拿破仑还授予巴黎多科工艺学校“为了祖国的科学与荣誉”的旗帜。此外,企业家也创立或资助了一批大学,如欧文斯创办的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剑桥、巴黎等传统大学在古典学科与神学之外,加强了对自然科学课程的研究。各大学相继设置了图书馆和实验室等研究设施。此外,大多数大学中兴起了诸如德意志“青年协会”式的学生组织,号召“民族团结”“为祖国服务”,反对犹太主义与斯拉夫主义。

——摘编自贺国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4—16世纪西欧大学新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新变化并评价其历史影响。
8 . 【中世纪到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教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2024-04-19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中古早期的西欧王权弱小,地方割据势力林立。后期,国王与贵族、封建诸侯以及市民实行联合专政,并通过议会沟通以获得支持,于是国王超越直属领地限制,逐渐建立对全国统治。这种变化(     
A.根源于议会君主制的建立B.标志着封君封臣制度的瓦解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
10 . 美国法学家沃格林认为,宗教改革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由基督教的人所组成的制度上的统一体,已经无可挽回地倒塌了,新的共同体代替基督教的统一体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沃格林意在强调,宗教改革(     
A.打破了基督教会的精神垄断B.推动了欧洲统一的进程
C.提高了中世纪世俗王权地位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