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基督教势力衰弱和____观念兴起,促使英法等国民族语言的地位逐渐上升。
(1)13世纪,____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2)16世纪,____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3)影响: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____,促进了____的形成。
2022-09-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2 . 一战后的国际法
(1)战胜国建立了____——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____。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____,宣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法难以实施,原因如下:被________控制,____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2022-09-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3 .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简述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的基本概况。(主要是了解战后国际法的制定)
(1)________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3)一战后的国际法:简述一战后确立的国际法及其难以实施的原因。
国际法: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体系,成立了________;1928年,各国签订了《________公约》。

国际法难以实施的原因:
①被英国和________国控制,________国始终不是其成员,________加入则较晚,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②形成决议实行“________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制止战争、________的国际责任;
(4)________期间,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5)二战后的国际法:简述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有哪些?二战后国际法的实施有何意义?又有何局限性?
发展的表现:
①1945年6月,《________》签署,确定了“________”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10月,联合国成立。

②1946年,国际法院在荷兰________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意义:
①促进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各类________数量猛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②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有裁军、防止________________武器扩散、人权、________、海洋、________空间等方面,对世界________与持续________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________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着国际和平。
2022-06-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前案)
4 . 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____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____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____,但它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其“____”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____》,但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2022-09-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讲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3届高三选必1一轮导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法的形成:
(1)背景:王权国家的出现和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强调____,国家之间利益纷争加剧,人们希望通过建立____减少武力冲突。
(2)奠基:1625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____》,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立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3)形成:1648年,《____》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____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____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2022-09-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原因:_____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2)表现
①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_____》。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_____体制进一步完善。
②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在裁军、防止_____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_____、海洋、_____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实施的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_____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2023-04-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讲)
7 .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国际法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简述其形成与发展的情况。
原因:
________国家的出现和国家________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________至上,导致国家之间的________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________来处理国际关系,减少________冲突。
形成与发展:
①国际法基础的奠定: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________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________国家,奠定了________法的基础。
②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确立:1618年,________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为了争夺领土、王位和________。各国展开激烈的争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开创了用________和通过________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________法基本原则。

③国际法应用范围的扩大:1815年,以大国协调、________为特征的________体系建立。在这个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________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各国之间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争端。但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________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一战。

(2)外交制度的建立:近代外交制度是怎样建立的?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建立:17世纪时,欧洲国家开始派常驻外交________和外交________,近代________制度逐渐建立。
历史意义、作用: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________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减少战争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2-06-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前案)
8 . 外交制度的建立:
(1)原因:17世纪,欧洲君主不再满足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
(2)过程:17世纪,欧洲君主派遣常驻____,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3)发展:1815年欧洲各国召开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以____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维也纳体系);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4)意义: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5)局限:西方各国实行双重标准,导致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2-09-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___________。宪章确定了______的机制,并赋予___________的权力,确定了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进一步完善。
2023-10-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12·选必一第1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10 . 1648年,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签订了__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等原则,开创了__________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____________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2023-10-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12·选必一第1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