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0 道试题
1 . 1956——1962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一般仅占来华外籍游客总人数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 8.8%。1963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现
C.旅游业开发缓和了国际关系D.中国外交路线和政策的调整
2 . 1985年11月下旬,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亚太地区及与本地区关系密切的26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了从传统手工艺品到高能核聚变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期间,日、印、美等国展出者举行79次技术座谈,中国两千多名相关人员参与其中。中国举办此次博览会(       
A.推动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B.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
C.助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D.顺应了新时期现代化建设要求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4月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右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B.新中国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新中国推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D.冷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断的交融发展,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后出现的秦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交融后出现的隋唐王朝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古代中国,当国家强盛的时候,各民族之间就能够和平相处,如汉朝对西南、西北民族实行的羁縻政策、元明清对西南地区实行的土司政策等。各少数民族在交往中也向往和学习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教育、中央集权制度、开科取士、农耕文明也传到了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然而,各民族的矛盾斗争也时常存在,如王莽对匈奴的政治贬损和侮辱性政策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进入中原,使人口大减,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摘编自韦良云《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特点》

材料二   1923年,国民党明确提出要“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的任务。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为其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帝和民族平等、自决自治的新内容。1929年,国民政府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藏等少数民族事务,蒙藏委员会对蒙藏等地区发挥着政治联系和监督的重要作用。从1929年到1932年,国民政府坚持“为土著人民谋利益”的原则,相继出台《筹备移民殖边办法》《蒙古农业计划案》等文件,“以各民族一律平等为基点,一方扶植其发展,一方力求各民族的精诚团结,并以尊重及融合各民族的宗教习俗”为重要途径,在北部地区大力推行移民放垦政策。

——摘编自李玉伟《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政策及内蒙古的民族问题》

材料三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创举。民族区域自治下,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消除了民族间的相互歧视与压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范围和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各方面的自治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张雪雁《民族区域自治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民族政策的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并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3年底至次年初,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了埃及、加纳、马里、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访问期间周总理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包括严格尊重受援国主权,采取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等内容。这一次外交活动(     
A.是国内三线建设成果的体现B.说明外交重点转向对外援助
C.体现一边倒外交政策已突破D.打击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6 . 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这一过程(     
1922年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引入我国政治生活,仿效苏联的经验,提出用民族自决和联邦制来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1931年在继续坚持民族自决权主张的同时,提出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主张。
1941年中国共产党虽然承认民族自决权,但反对各民族实行自决和分立,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抗日的唯一正确的民族政策”。
1949年《共同纲领》首次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列为一项国家制度。
A.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保障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
C.体现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延续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7 . 20世纪90年代,中美两国通过元首互访,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中德决定建立迈向21世纪的重要伙伴关系;中英决定建立全球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日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A.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主导B.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024-04-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践活动中既要实现国家利益,又要强调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专门从事党的对外联络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建立联系,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方位党际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与社会主义政党间的交流,而且也与资产阶级政党建立了联系。政党外交成了党的一条重要战线,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杨胜刚《新中国政党外交维护国家利益研究——以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相互关系为视角》

材料三:面对世纪之交,要求中国在考虑自己的发展问题时,必须想得大些,想得久远些。想得大些,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多极化日益发展这种情况下,把中国的问题放在世界全局中来考虑。想得久远些,就是不要只把眼光局限在当前那些问题,同时要站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度,考虑今后的布局,多想几步,想得更远。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与中国近代外交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政党外交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外交在进入21世纪之初“想得大些”的表现,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的“布局”特征。
2024-04-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联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 年, 中国援非金额高达 18.15 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 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 年的 6.7126 亿美元。1975 年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 1860公里) 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 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
2024-04-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自主学习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史及地方志所载湖南湘西永顺事记汇编

朝代

事件

宋、元

宋初,于永顺设溪州府。(元)至正九年,土官彭万潜自行设立永顺军民安抚司。旋自升为宣抚司。

——摘编自[清]张廷玉等编《明史》卷三百一十《湖广土司传》

明朝

嘉靖年间,永顺、保靖土司多次听调率兵征讨其他土司叛乱,朝廷赏银二千两,并对战殁的土司子嗣加赠抚恤。嘉靖三十四年,永顺土司彭冀南率土家族士兵参与平定倭寇,与保靖土司同获封赏,有“东南战功第一”之美誉。

——摘编自(清)张廷玉等编《明史》卷三百一十《湖广土司传》

清朝雍正时期,永顺土司彭肇槐率子“自请归流”,献忠纳土。雍正七年,清廷裁永顺、保靖、桑植3司,置永顺府,设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四县。,

——摘编自《清世宗实录》

筒车等生产工具在湘西地区逐渐普及,生产方式由刀耕火种、渔猎采集逐渐转为农耕,引入了玉米,改善了过去以粟为主的种植结构....出现了“妇女居半”、出售农副产品的商人,以王村为代表的手工业市镇较快发展。政府建立了乾州厅学、永顺县学等学校,地区文化素养明显提高。

——摘编自[民国]胡履新等编《永顺县志》

材料二   1914年,湖南废除府、厅、州建制,保留道县两级,社会经济文化整体落后的状况长期存在。由于延续了清朝后期的屯租制度,农民负担沉重,永顺等湘西诸县掀起以抗交“屯租”、夺回“屯田”、革除“电制”为中心的运动。1937年,龙云飞和隆子雍等人统一各部队伍,成立湘西革命抗日教国军,取得了革命胜利,队伍几经改编,参与了长沙会战。

——摘编自1987年湘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文员会编《湘西文史资料》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7920日,根据国务院第五十七次全体会议决定,设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十八洞村为样板探索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创造了精准脱贫的“湘西样本”。

——摘編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历史沿革》栏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湘西土司社会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湘西的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