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新中国外交成就(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成就简表(节选)

时间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1954年,中印、中缅双方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60年代初,尼泊尔、柬埔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2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
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97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到111个。
改革开放新时期2001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2年中共十八大,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导。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4-02-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文化包容与制度创新推动着社会进步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 、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选自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

材料二   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制度。简析其历史意义 。

材料三     上个世纪中叶,西藏发生了三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第一次是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第二次是1959年,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开创了西藏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新时代;第三次是西藏自治区成立。经中央批准,19659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01人,其中藏族226人,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怒族等 16

摘编自陈连开等《中国近现代民族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藏自治区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 意义 。   
2023-01-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4年,《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国际法开始系统、正式地传入中国。此后在丁韪良等传教士的引领下,江南制造总局、湖北官书局等机构翻译了大批西方国际法著作。尽管意识到“强则可享国际法上的利益,弱则国际法并不可恃”,清政府依然有意识地将国际法规范运用到中外关系的处理中。1874年,台湾琉球漂民案中,以总理衙门为代表的权力中枢保守地要求日本遵守修好条约,而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却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此后的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中法战争等涉外交涉中,均援用了国际法。这些公法外交实践涉及领海、最惠国待遇、使领制度、局外中立、宣战等,大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摘编自张卫民《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

材料二   新中国自成立到1977年底,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总共不过31个。从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236个,仅1978年到1988年就签署、生效了122个。1978年以后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超出了外交、人道主义法、海事、航运、少数联合国专门机构的章程等狭小范围。据统计,中国至今参加的多边条约既涉及联合国及其所有专门机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一般国际法,还涉及国际刑法、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毒品管制,以及某些建立国际组织的章程等。这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国际法律秩序。

——饶戈平《国际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政府对国际法运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4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
(2)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提炼一个主题。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2-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历史演变

国家身份国际责任内容国际责任表现
天朝上国天下责任;朝贡责任。天下观;朝贡体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维持朝贡体系责任;国家救亡图存。维持朝鲜等国主权,避免欧、日国家侵略;抗日战争。
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援越抗法;对周边及民族主义国家的对外援助。
革命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修正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援越抗美;对民族独立国家及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最大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韬光养晦;国内经济建设;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稳定,成为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
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20世纪90年代)国际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全球治理。积极参与和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等。

——摘自吴兵《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阶段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一个民族前行的道路;70年前成立新中国,则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

事件

5月4日

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
6月3日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4日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月10日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
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节选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   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苏维埃时期”。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共产党人对五四运动的革命价值的评判是非常低的,认为五四政治运动,无论它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学生运动”,还是作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革命运动”都无法摆脱它的“资产阶级性”缺陷。然而,到了1936年9、10月间,时任中共北方局宣传部部长的陈伯达发表文章,认为“五四运动就是爱国运动,就是民族的群众自救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文化上的群众爱国运动,是整个爱国运动之重要的部分。

——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材料三   经过三个月筹备和认真协商,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完全成熟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开始。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态度转变的主要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1949-1956年)为开辟“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重大举措。
2020-01-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这里的“它”
A.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B.满足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愿望
C.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开创了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8 . 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名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
A.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018-11-05更新 | 289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在我国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建立的是
A.西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018-02-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历史高一年级期末自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