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的民族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政治协商会议C.人民代表大会D.村民自治制度
2023-02-26更新 | 366次组卷 | 53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五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2020-11-19更新 | 1258次组卷 | 8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为了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我们需要更团结。此后奥委会全会通过决议,将奥林匹克宣言修订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印证了
A.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彻底失败B.建立国际体育新秩序的迫切性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D.和平与发展是当下时代的主题
2022-01-24更新 | 696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经历了几个高潮,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
A.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与英国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B.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的突破口在于重返联合国
C.中共十八大以来,走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D.提出亲诚惠容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独立自主”一词的使用频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国力的增强助推外交新局面B.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际关系决定因素
C.外交政策更加的灵活与务实D.“一边倒”外交方针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6 . 亚非会议掀起的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1955年到1964年,中国建交国增加了29个,除南斯拉夫和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这表明新中国
A.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B.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C.实行求同存异原则取得显著成效D.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7 . 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D.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2022-10-20更新 | 530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网考测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024-03-18更新 | 244次组卷 | 13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材料体现了中国
A.外交逐渐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B.赢得外交的主动权
C.外交政策赢得国际的普遍认同D.联合欧洲对抗美苏
10 .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戒修改,戒重订。”体现此既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
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