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59年5月,周总理在全国财贸书记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了著名的“外贸工作十四条”,其主要内容包括和平经济政策;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重合同,守信用,重质先于重量;贸易展览要少而精;出国访问,要学些东西回来;对和平中立国家的政策是互通有无加强往来等。材料表明我国(       
A.积极探索自身建设道路B.努力开展全方位对外交往
C.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D.出现了外贸领域的“大跃进”
2023-06-24更新 | 25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理时说:“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这表明中国(     
A.积极投身不结盟运动B.重点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C.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3-04-21更新 | 1293次组卷 | 10卷引用:考点巩固卷2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在1953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识别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再度识别19个,加上1965年识别的珞巴族、1979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     
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
2022-12-25更新 | 1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测)
4 .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为了削弱社会主义阵营从而遏制新中国,此时两国关系紧张,中国抗美援朝就发生在这一时期。70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而美国也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故与中国之关系出现缓和迹象,此时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此后中美亦敌亦友。这反映了(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B.美国外交政策彻底改变
C.中美关系受国际形势影响D.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
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
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2022-01-12更新 | 1493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2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6 . 下表是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法律规定,这些规定
章节具体规定
第48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
第50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帮助本地方各民族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照顾本地方散居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第51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处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的特殊问题的时候,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
第53条强调各民族权利平等保障的问题
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B.实现了内地和边疆共同繁荣
C.奠定了民族共治的法理基础D.提供了解决历史问题的范例
2021-12-02更新 | 1279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2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7 . 下表是作为中国文艺界喉舌的《文艺报》所涉外国文艺的稿件数量(单位:篇)。这一现象
年份苏联亚非拉欧美
1949(共7期)3312
1950(共24期)46515(抗美援朝)
1954(共24期)2678
1955(共24期)21910
1960(共24期)11156
1966(共5期)110

A.促进了“双百”方针的贯彻B.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发展变化
C.起因于“一边倒”外交实施D.得益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
8 . 建国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
A.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B.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
2021-06-01更新 | 1927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二单元现代中国与时俱进的政治与外交(B卷真题滚动练)
9 .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提高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C.少数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021-05-18更新 | 1420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某文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各项自治权利。这一内容最早应出现在哪一文件中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1-05-12更新 | 94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