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处于元和清两个少数民族王朝政权之间的汉族政权,明王朝既继承了元朝留下来的庞大疆域及相关认知,又在把传统中原王朝的“中国观”“天下观”以及“内中国而外夷狄”等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创新。明太祖认为“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御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在从东北、到华北和西北、到西南等广大的民族边疆地区,被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明中央在边疆防御的主要对象。其次,明初继承了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施政治国的最高目标是“定天下于一”。……天顺御制《大明一统志·图序》中言及的“边疆”和“四夷”,不仅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的民族部族或政权等。

——摘编自彭勇《徘徊在近代化社会的大门外:明代的边疆民族观念及政策评说》

材料二   “占领总统府”这一胜利,不仅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瓦解,同时也宣告了我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时代的即将到来。对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而言,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必须解决好民族问题。1949年全国政协大会筹备期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考虑到底是搞联邦,还是搞统一共和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毛泽东专门征求著名的民族理论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李维汉的意见。李维汉同志旁征博引,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实施的原则和意义,认为“不能不根据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经过不同的具体道路,采取不同的形式。”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初统治者的边疆民族观并指出该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如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开始转型,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从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中任选一次,分析形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并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3 . 为了治理好地方基层,加强中央集权,古今中外的最高执政者采取了诸多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央集权的元素。



图1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的法令

图2秦朝交通大道

材料二   在中华帝国统治下,行政机构的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乡村---级,而宗族特有的势力却一直维护着乡村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美】威廉·古德《家庭》

材料三   有位政治家曾经形象地用两个圆来表示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联邦制,其中大圆代表联邦政府,小圆代表各州政府。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和发展,使其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扭转,开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局限于某种文化类型,而是关涉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少数民族的构成及其地理分布具有特殊性,中国政府往往使用“边疆民族地区”概念,甚至采用“民族地区”指代“边疆地区”。随着国家由建设时期向发展时期转变,内外情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边疆观念在适时调整,并在海洋边疆、高边疆、信息边疆等领域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

——摘编自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中央集权得以建立和巩固的原因有哪些?从材料二中提取传统乡村治理的主体并简评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观察和比较材料三,选出你认为最符合联邦制特点的一幅图,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边疆治理举措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国家边疆治理问题的认识。
2022-01-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中展开的,只有对疆域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治理,才能推动国家的存续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西周疆域图

图二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   

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治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西周到秦朝在地方治理体制上的变化,并分析秦朝地方治理体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疆域管控和治理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