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提取1951—1961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2023-12-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某学者归纳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大事简表(部分)

时期外交大事
20世纪50年代1950年,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同苏联结盟
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1971年,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
1976年,中国与111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新时期1992年,中国派出首支成建制蓝盔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袋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
2009年,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9)》


依据上表,提取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主题,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11-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的外交”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14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些重要事件。

时间事件
19502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46中印、中缅双方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9554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64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1971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989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00112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
2016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
根据材料并结合我国外交历程,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大变革需要有稳定的秩序,力求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的周边环境;坚持独立自主、排除任何外来干预,以便集中力量推进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方针、政策变化一览图(部分)

时间外交方针、政策
1949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三条方针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为对付苏联,建立一个最为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1982年对外开放、不结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择性)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孕育并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正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影响下,国与国之间的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这一百年来对中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深刻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实践探索,可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编自章庆林《“中国方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硬核”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视角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方案”,任选角度,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阐述从上表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历史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结论与现象不能重复,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卡普尔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外交发生了真正的质变。但是,也有部分外国学者所持观点相反,只是战术调整,而不是战略转变。20世纪80年代;对外交与经济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实现了由“经济为外交服务”到“外交为经济服务”的过渡;中国对怎样处理大国关系、怎样利用国际矛盾有了更成熟的思考。

——摘编自钟龙彪《中外学者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转型研究综述》


结合材料,围绕“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转型”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09-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四地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些重要事件。



参考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历史深度与宽度的媒介。下面是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的四幅以外交为主题的图片。



请围绕“图片中的历史”,提取一幅或多幅有历史关联的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