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治理道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中国走出了一条和苏联、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的、具有独创性的国家治理道路,既避免了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国家能力软弱涣散,也避免了像苏联那样国家政权逐渐变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毛泽东在中国开创的国家治理思想的探索和创新。

——摘编自江宇《国家治理的中国道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特地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简述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哪些独创。
2023-01-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

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