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对此,某校历史学习社进行了兴趣探究。

活动一:探寻中国饮食流变

1.根据提示,将下列食物填写在时间轴相应位置中。(填涂字母)
A. 小麦                     B. 水稻                       C. 玉米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看世界民居风貌

2.观察下列图片,影响民居多样性的原因包括(双选,填涂字母)

A古代两河流域民居(复原图)

B古罗马高层住宅模型

C 湖南湘西吊脚楼

D 印第安人居住的圆锥形帐篷
A.当地自然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
C.政治制度导向D.商品贸易需要

活动三:探查交通方式变迁

3.将下列图片所代表的陆路交通工具与交通建设相匹配(填涂字母)
A 马车B 蒸汽机车C “复兴号”、“和谐号”D 汽车
①秦朝道路示意图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铁路网
③科隆—波恩高速公路④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活动四:探求服饰变化之因

材料:历代王朝都以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服饰逐渐呈现出争奇斗艳、日新月异的景象。如西洋服装、中山装、时髦的西式摩登妇女装和中国的旗袍交相呼应。一些赶时髦的青年还穿着最流行的化纤材料服装招摇过市。

——勾爱玲《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服饰的演变》

4.根据上面两段材料,概括影响服饰变化的历史因素。
5.通过上述的探究活动,谈谈你对人类社会生活与物质生产关系的认识。
2023-04-1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社会之相

上海历史从一个面相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演进,也映照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材料一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1791年)

材料二   上海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事件
1843年机器印书馆墨海书馆建立。
1844年西医医院建立。
1847年西方银行“丽如银行”设立。
1868年震旦博物馆创立,为中国最早一座博物馆;出现自行车。
1870年大北电报公司将海底电缆从香港通到了上海,市内开始有线电报通讯。
1872年近代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创刊。
1876年淞沪铁路建成,上海开始行驶火车。公共租界已使用垃圾车、大自鸣钟。

——摘编自熊月之:《西风东渐与近代社会》

1883年8月《申报》载,上海“合城内外,洋场南北,岁有百金、家三四口者,无不雇用佣妇,大抵皆自乡间来”。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江南传统经济、文化的变迁》

材料三   上海《星期评论》周刊发表《红色的新年》的新年宣言:“一九一九年末日的晚间,有一位拿锤儿的,一位拿锄儿的,……黑暗里突然的透出一线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到远东。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这红色的年儿新换,世界新开!”

材料四   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材料一反映出的上海地区社会特征:(双选)(       
A.纺织业商品生产与交换深入城乡B.雇佣劳动的经营方式普遍存在
C.棉纺织业产品出口畅销海外市场D.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占据主导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上海社会世相。
(3)根据所学,材料三文中的“新潮”是指__________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上海的社会之相”?
2022-12-27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城市之光

人类历史刚刚破晓时,城市便已经发展到了成熟形式。考察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可以回望文明的进程。


(1)将下列城市与地图中所示区域进行匹配。(填涂字母)

(2)巴比伦古城遗址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早期居住在此的苏美尔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单选)(       
A.腓尼基字母B.楔形文字C.甲骨文D.拉丁字母
(3)结合地图与所学,作为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都城的君士坦丁堡,具有(双选)(       
A.联通东西方的贸易B.传承希腊罗马文化
C.完善民主共和制度D.汇聚工业生产资本
(4)图D马丘比丘古城遗址见证了(单选)(       
A.三角贸易带来了古城的繁荣B.迪亚士绕过了非洲好望角
C.殖民活动中断该地历史进程D.商品出现了世界性的流动
(5)观察B图与E图中的两座城市,简要概括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022-12-2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