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中期,恩格斯这样描述其生活过的曼彻斯特:“只要哪里还有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把它堵住……东一排西一排的房屋或一片迷宫式的街道,像一些小村庄一样,乱七八糟地分散在寸草不生的光秃秃的粘土上。”这说明了英国(     
A.城市化建设呈现自由放任的轨迹B.工人居住环境日趋恶化
C.工业革命推动圈地运动快速发展D.新兴城市功能渐趋多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的莫耶,从公元前7000年地层处,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从其中出土了石制锄头、人工种植的大麦、小麦和各种豆荚,还有驯化的山羊和绵羊的骨头;从同一地层还出土了大量野驴和瞪羚的骨头及蜗牛、橡树子、阿月浑子等采集物。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两河流域(     
A.产生世界最早的农业B.人们出现定居的生活
C.处于文明的起源时代D.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4年的春运,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主要体现在自驾的比例增加。为适应这一变化,交通运输部上线“e路畅通”微信小程序,帮助人们查询高速公路实时状态等信息,如果遇到事故,也可通过小程序“一键呼救”。根据材料可知(       
A.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一B.信息革命成果已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C.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D.微信小程序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024-04-08更新 | 34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1906年通俗画报刊登的《谣言可笑》。针对民间流传已久的“扫把星”天象预警的可笑谣言,配文“彗星出现这件事,原来是天道之常,不关什么人间的祸福”,两位身着旗装的妇女围在一起,一位指着墙上告示在给另一位讲解。该画报意在(       

A.抨击儒家伦理纲常B.提高女性的文化水平
C.推动社会文明开化D.讽喻清朝的统治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毋庸置疑,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需要人才,而同时这一大背景又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人才所处的环境也对当时人才作用的发挥、工业技术的革新等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18世纪下半年的英国社会的每个角落都面临巨大变化,技术发明层出不穷,新兴行业与日俱增。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经济、技术、医药、建筑、航海、艺术家等各类人才,这对世俗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民阶层送自己的子女上学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农奴阶层随着自由身份的实现和经济能力的加强,他们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英国社会在呈现出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渐趋改善的一面的同时,也始终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贫困问题突出即是其中之一。为了缓解当时的劳资关系,英国政府在17001760年间,颁布了多个劳工法令,使劳工在雇主拖欠、克扣工资时提起申诉有了法律保障。

——摘编自张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才环境探究》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界人士、经济学家带动科技人才观发生两重变革:一是将科技人才提升至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间竞争的决定因素;二是赋予其等同于商品和资产的属性,直接影响了美国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标准。美国政府和企业密切配合,将移民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利用大规模的商业宣传、海外招聘以及“凭才能换公民身份”策略,建立起对全球人才优先挑选配置的特权。英国、加拿大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效仿美国的改革,到20世纪60年代末多方多维参与的、常态化的国际人才竞争格局基本形成,重塑了国际移民的流动方向和特征。

——摘编自任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国际科技人才的争夺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前后英国人才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争夺国际科技人才的原因及影响。
6 . 蔗糖原产亚洲,17世纪末以前,一直是一种珍贵的稀罕事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把它带到美洲大规模种植,1650年以后蔗糖的价格开始下跌并数量激增,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伴着茶一起品尝到糖。蔗糖贸易(       
A.改变欧洲社会生产方式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C.导致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初,上海电车初营运时,有人害怕“电车带电,乘客触电”,乘客不多。为此英国电车公司不仅花钱雇人在电车上终日乘坐,还向乘客发放礼品,车身上还大书“大众可坐,稳而且快”。后来人们感觉电车快捷、便利,逐渐接受。这说明(     
A.英商的宣传方式具有欺骗性B.现代化的交通方式艰难发展
C.人们对城市化进程难以适应D.中国工业化影响了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19年,英国国王授予温·布德殖民地烟草采购专利权。同年宣布,国王将烟草的采购和运输权集中到有能力管理烟草的专利者手中,其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购进烟草,若有违者,一经发现,将没收之。此举旨在(    
A.积累资本发展产业革命B.重商富国争夺霸权
C.控制私有经济强化王权D.规范商业竞争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火鸡是原产于美洲的禽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将它带回了欧洲,圈养在公园里作观赏禽鸟,称为珍珠鸡。之后,英国移民把欧洲饲养的火鸡品种引进北美地区。与火鸡这一物种的交流经历类似的农作物是(     
A.番茄B.玉米C.马铃薯D.葡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模式以《周礼·考工记》为发端,至曹魏邺城和汉魏雒(luò)阳城而初具轴线布局之雏形,到隋唐长安城始成规矩方正、中轴对称的城市模式;迨及元明清三代之都城-北京城,特别是中轴线,从城南门永定门向北,经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一直到钟鼓楼的城市中轴线,同时也包括了故宫前面的左祖右社(太庙与社稷坛)和中轴线南端两侧的天坛、先农坛等祭祀设施,是古代中国儒家礼仪制度的城市载体。全城以紫禁城为核心,形成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作为皇权象征的紫禁城,背依景山、前亘金水;百官处事的皇城,左崇文、右宣武。

——摘编自姜波《具有东方神韵的城市遗产》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之前,德国还是邦国林立、藩镇割据之地,各个邦国各自为政,大多形成了各自的经济中心。统一后的德国,开始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进程。自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开始规划与建设互补共生的区域城市圈,城市圈内部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为主体,其中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只有柏林、汉堡、慕尼黑,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也不过80个。目前,德国全境共形成了莱茵-鲁尔区、柏林-勃兰登堡区等11个城市圈均匀分布于德国各个地区,涵盖了国内所有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聚集了德国70%的人口,并解决了国内70%的就业。城市化率超过了90%,但却很少受到诸如交通拥堵、高房价、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的困扰。

——摘编自王伟波、向明、范红忠《德国的城市化模式》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北京城市规划的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选址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
(3)据上述材料,简析明清时期北京城与德国城市圈建设上的主要差异。
2023-07-0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