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呈现了1882年和1907年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情况。此变化反映了德国(     


1882年

1907年

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42%

35%

工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39%

42%

服务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19%

23%

A.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B.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
C.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缓慢D.城市人口总量已超过农村
2024-03-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884年,汉口人胡义兴、刘朝海推木轮车来河南舞阳县城贩卖德国颜料,为洋货输入舞阳之始;1906年天主教传入,于县城东大街设天主堂一处;1914舞阳黑色白色棉布参展万国商品博览会,为该县商品首次出展。这能(     
A.说明列强侵略势力开始侵入内地B.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C.表明当地缺乏文化侵略的警惕性D.体现国民经济半殖民地性质的加深
2024-02-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据《周礼》记载,周朝的市场管理设置司市、胥师、贾师、司虣、质人等官员。司市是市场管理的最高长官,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这表明当时(     
A.工商食官政策逐步被取消B.城市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C.官府对市场规律有所认识D.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
2024-02-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雅典作为理想城市的范本,不是因为它集聚了多少财富和人口,而是因为它的文明和文化创造。但即使在雅典城,仍存在着美中不足乃至重要缺陷——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这种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宋代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宋代江南城市引领中国古代城市按照更符合城市自然规律的方式发展演化,展示了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盛况。

——摘编自刘士林《城市史视野下的宋代江南城市与文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控制体系。新中国初期的城市社会组织体系的重构应该说是成功的,是从当时实际出发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较为成功的选择,它有效地实现了部分的全面整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在强大的基层组织体系的保障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一个个动乱分裂的城市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

——摘编自高中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重构》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改革开放给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的轨道。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建议。1994年,中国的“民工大潮”汹涌澎湃,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摘编自李军、狄江华《新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雅典作为“理想城市的范本”所体现的城市功能,并分析宋代江南城市能够实现“经济与文化‘两全其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时代背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开办后,“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章程为准则”,且在汉口、北京、福州、天津、广州、镇江等地设立了分行。分行的董事或经理,基本上没有相应的银行专业知识,且多为捐纳的候补道员、豪绅、退职官吏。由此可知,当时(     
A.洋务运动遭遇严重挫折B.商业经营的管理新旧并存
C.民族工业经营理念落后D.民族资本企业具有灵活性
2024-01-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1999年《福布斯》杂志排出的400名超级富豪中,“电脑新贵”“软件新贵”或“网络新贵”等占有71个席位,而且不少是名列前茅的,过去在世界经济中处在显赫地位的“石油大王”“汽车大王”等已渐趋衰落。这可以佐证(     
A.科技进步引发经济结构变动B.国家干预得到强化
C.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有待变革D.南北不平衡性加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山东泰安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农人除草图》(摹本)画像石中所刻画的禾稼,像是在茁壮成长的高粱苗。锄头上肩稍窄有登,下部呈板镬状。这种器身较窄的板状锄,在耘锄稠密的株垅时,不易碰伤禾苗。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政府重视粮食的生产
2023-06-29更新 | 36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为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一幅插图。这可用于研究当时(     
A.手工业生产分工情况B.冶炼行业的技术运用
C.私营手工业规模大小D.日常食物的加工流程
9 . 水产养殖向工厂化、(     )、集约化经营发展。
A.人工化B.分散化C.机械化D.自动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3世纪时古罗马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4世纪时罗马城中有近4.6万栋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古罗马这种多层住宅形态
A.因人口增加造成住房紧缺出现B.适应了共和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反映出民主政治影响罗马民居D.是古罗马封建帝国繁荣的结果
2022-04-30更新 | 134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