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32年起,美国对苏联展开经济战,试图把经济危机的责任推到苏联身上。正如10月16日胡佛在克利夫兰的发言所说“苏联在全世界的倾销是引起世界危机的原因之一”。美国此举意在(     
A.大力推行祸水东引策略B.采用和平演变方式击垮苏联
C.夺回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视线
2 .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委派一批官僚或买办作为洋务企业中的“督办”“会办”“总办”“帮办”等,他们难以避免因“官”“商”两种角色的相互排斥性而产生一系列冲突,结果造成官办企业中封建国家利益及官督商办企业中资产主体利益的承载者被虚化了,企业的主体性泯灭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有限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官府压制
C.洋务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存在弊端D.民族工业无法抵御列强商品输出
3 . 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4 . 考古资料显示,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数量较此前旧石器时代遗址明显增多,并且分布得异常密集,呈显出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A.氏族公社尚未产生贫富分化B.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
C.长江流域各邦国的规模较大D.定居使生活渐趋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
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
2023-06-01更新 | 2272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典时代的希腊,许多雕塑都摆放在城邦的公共场所,私人房屋没有用雕塑品装饰的习惯。神庙、竞技场等建筑宏伟而精美,私人居所简陋而朴素。该现象反映出(     
A.希腊化时代多元文化交流融合B.希腊公民的个性受到神学束缚
C.希腊人以城邦公共生活为中心D.古希腊建筑设计遵循等级观念
2023-05-28更新 | 128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1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将每周7日工作制改为6日工作制,改革工资制度,大幅度提高钢铁、机器制造行业以及熟练工人的工资,还强调全力发展苏维埃商业,废除了一些工业品的凭票售货。这表明当时苏联在经济建设中(     
A.注重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不断提高工人收入水平
C.试图发挥经济杠杆作用D.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2023-04-15更新 | 926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文书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组成出土地或文献出处
土地买卖文书44件买地券及实用土地买卖文书集中在南京及其周围、武昌鄂州、长沙、桂林、始兴地区
人口买卖文书至少13件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新疆吐鲁番、塔里木
其他买卖文书至少4件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新疆吐鲁番
借贷文书5件贷糜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无息借贷、有息借贷和质押借贷)
租佃契约3件葡萄园等土地租赁
A.南方租佃关系比北方普遍B.国家对农民控制力减弱
C.市场的经营秩序较为规范D.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
9 .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公、私立医院赠医时间表。由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医院名称

赠医时间(周日及例假除外)

中山大学第二医院

每日上午11点—12点(药费从廉)

光华医院

每日上午11点—下午1点(药费从廉)

妇孺医院

每周一、四上午10点(筹金半角,药费薄收))

博济医院

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每日上午10点—12点;妇科、产科每周一、三、五下午2点—4点;牙科每周二、四下午3点—5点(诊金免收药费从廉)
A.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B.医疗慈善救助成为政府应尽的责任
C.社会力量是医疗慈善事业的主力D.医院服务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以来,城市贵族和富裕的商业资产阶级乐于将自己的子女送至大学和各类专门的学校。16世纪末,威尼斯成年男性的识字率提升到33%,成年女性的识字率约为13%。印刷书籍不仅成功颠覆了中世纪手抄书制作烦琐、流通缓慢、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印象,更以其多样的装帧设计、丰富的内容题材、低廉的价格和快速的流通渠道,满足了社会不同阶层对书籍消费的需求。除了针对专业人士,如教士、律师、人文主义学者等出版的大开本、装饰华丽的职业用书之外,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也开始流行小开本、对页、便携的通倍读物和方言书籍。购买和收藏书籍成为意大利人民文化消费活动的一大亮点。

——摘编自尚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消费》

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报纸行业发生巨变,非官方的报纸《邮政男孩》和《邮政人》出版,占据了英国社会市场。到18世纪时,报纸行业已经颇具规模。1702年,英国第一份国家性质的报纸《每日新闻》诞生,随后各种全国性报纸纷纷出现。18世纪中期,伦敦许多报纸发行量已超万份,比如服务于工人阶级的《手工艺人报》。这些报纸除了向特殊人群提供专门信息外,还大量刊登政治新闻,是民众了解国内外政情的重要媒介。报纸也成为当时阐释社会活动之思想的重要平台。

——摘编自贺添奕《试论17〜18世纪英国民众阅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5〜16世纪意大利盛行购买和收藏书籍之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世纪末以来英国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