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从莱布尼茨1700年创立的普鲁士科学院算起,德国科研建制走了300多年的不平坦之路。差不多每隔100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根本性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成立,1900年前后高等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20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卓越战略”计划等,都是标志性的事件。18711914年,德国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科研创新体制。此外,德国科学家和具有忧患意识的科学政策制定者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方在庆《持续不间断地推进科研体制创新》

材料二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与其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密不可分。“日本是继美国后,第二个在国家层面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的国家"。二战后的日本在“重经济、轻军备”的政策指导下,通过长期引进、利用、优化和发展其他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技术,实现了技术产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科学技术厅等政府职能机构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改革色彩的方针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日本特色的科技发展路线:以民用科技为主,实现其与高新技术、军用科技的转化,引进、优化先进技术以进行集成性创新。

——摘编自夏婷《日本科技创新政策学发展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科技发展的共性,说明日本科技发展的影响。
2023-08-29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全国化肥用量从2015年的6022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5250万吨,降幅达到12.8%;施肥强度从年约55千克/亩下降到约47千克/亩。2021年,农业农村部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修订并发布行业标准,规范有机肥料生产使用。这表明我国(     
A.化肥制造业日益萎缩B.兼顾科技推动与食品安全
C.农业科技领先于世界D.国内粮食安全成当务之急
3 . 辣椒原产于美洲,自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观赏植物—药用作物—调味品的“形象变迁史”。在门口悬挂红辣椒成为一些地方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其视为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庄稼大获丰收的象征。辣椒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主要得益于(     
A.中国传统风俗的宽厚包容B.新航路的开辟与西学东渐
C.中华传统医药理论的进步D.物种交流与文化心理传承
4 . 公元前3世纪以后,随着大量廉价粮食不断输入罗马,意大利的“大地主不愿意再把他们的田地用于种植谷物了。他们更愿意栽种水果和树木,其中橄榄树和葡萄树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由此可推知,当时罗马(       
A.奴隶制经济不断衰退B.庄园经济趋于解体
C.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D.小农经济快速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90年代,美国部分地区开始引进带有计时器的交通信号灯,这种信号灯不仅能够指挥行人与车辆正常行驶,还能够预先告知红灯或绿灯所剩的时间,帮助人们判断何时起步、何时停车。这种交通信号灯
A.消除了交通事故的发生B.推动了交通工具的进步
C.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D.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规定“取消济贫院对有劳动能力的穷人进行救济”。截至1848年,有近20万铁路工人在工作,他们中除爱尔兰人外,绝大多数是实施“新济贫法”以后从济贫院中“放出来”的英格兰工人。这表明“新济贫法”的颁布
A.扩大了社会救助的范围B.缓和了英国社会各种矛盾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7 . 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对域外引种作物名称做过分析: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由此可见,中国古近代对域外作物的引种
A.呈单向交流模式B.带有较强的歧视性
C.以美洲作物为主D.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