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清末《蜀游见闻录》记载: “昔先君在雅安厘次,见辣椒一项,每年运入滨省者,价值近数十万。”民国二十二年《湖南地理志·嘉禾县》: “农产物以……辣椒,为大宗。苎麻辣椒,运销本省各县及湖北两粤省,年值二三十万元。”这可用于印证在我国(     
A.经济价值是外来物种传播的重要推动因素
B.经济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C.人地矛盾的尖锐促进了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D.传统的经营模式阻碍了物种交流
2 . 古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古罗马的城市布局(       
A.缓和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关系B.削弱了国家对市民的人身控制
C.推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特点

3 . 199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提出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1998年,我国又修订了土地管理法;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强调:“十八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这些政策(       

A.确保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B.实现了我国粮食的完全自给
C.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D.促成了我国农业的均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记载,辽南京(燕京)“城中凡二十六坊,坊有门楼”到元代大都城的坊不是封闭状态,都由若干条邻近街巷组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放松城市管理B.坊市制度被打破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D.政治中心的迁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汉代牛耕画像石,出土于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画像中二牛抬杠犁耕,农夫单手扶犁,旁边还有一个妇人正挑着担子为农夫送饭,农夫后方还有一儿童提篮播种。这一文物反映出(       
A.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开始确立B.生产方式具有多样性
C.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D.农耕家庭的劳作场景
6 . 1800—1801年,从孟加拉出口到英国的棉纺织品有140万英镑,仅仅9年后的1809—1810年,就降到了33万英镑,而且此后继续快速下降。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印度在英印贸易中处于顺差B.英国民众棉布消费逐渐减少
C.印度的棉纺织工业逐渐衰落D.英国工业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7 . 据晚唐陆龟蒙《耒耜经》记载,适宜江南水田耕作的江东犁由11个部件构成,与前代相比,其犁辕改直为曲,犁重减轻,单牛可牵引;其犁壁能掀翻破起的土块,利于深耕;添置了犁评,可调节入土的深浅。据此可知,江东犁的出现(     
A.表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趋发展
B.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C.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D.瓦解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西欧由于气候变化,饥荒横行,引起了粮食供应危机。当时传统的两轮或三轮耕作制被不同程度废止,广为人们接受的是农牧轮作制。从法国加来海峡到夏朗德的所有地区都增加了适应气候而且产量颇高的荞麦和斯佩尔特小麦的种植。伊比利亚半岛早在16世纪末就引入玉米,16世纪末17世纪初,玉米种植已普及整个意大利半岛。而雨水丰沛则使来自亚洲的稻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英国的东部“大水平”工程,30余年造田30.7万英亩。荷兰工程师发明的排水方法每年可增6~7平方英里可耕地。英法等国建立了济贫院、养济院等救济机构实施救济,多次颁布法令要求乡绅带头赈灾。城镇和教区也提供一些日常救济和临时救济。17世纪上半叶,年均14万吨谷物通过荷兰松得海峡向西流动以满足西北欧及地中海国家和城市的粮食需求。法国柯尔伯时期则禁止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出口而鼓励外国同类产品的输入。

——摘编自孙义飞   尹璐《17世纪西欧气候变迁与粮食供应危机》

材料二   1960年代以来全球共发生七次粮食危机。对此,俄罗斯通过2007年《农业发展法》、2010年《俄罗斯联邦粮食安全学说》等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农业发展法律制度,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德国通过1955年《农业法》和后续的《土地整治法》将分散的耕地进行整合。韩国则通过对从事农业的继承人给予资金奖励的方式,提升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美国在市场价格高于支持价格时,生产者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如果价格低于支持价格,政府通过贷款、补贴或者收购的办法维持支持价格。日本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的大豆、玉米以满足国内肉类和蛋白质生产的需要,发展国外种植。

——摘编自丁兴安《世界各国的粮食安全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西欧应对粮食供应危机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各国的粮食安全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2023-12-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之一,在柳湾马厂类型墓地中随葬的粗陶瓮内普遍装有粟,M339中4件粗陶瓮都盛满粟粒,鸳鸯池M134内一件大陶瓮中所盛的粟,按照陶瓮容积计算可达66.9公斤。这些考古发现(       
A.说明当时贫富分化现象严重B.印证当时已经出现定居生活
C.显示了农业生产的多元特征D.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
2023-12-27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802年至1803年,德意志艺术家格德在游历不列颠岛的伯明翰和什鲁斯伯里时,感叹方圆数英里“冒着火光的山川”像“喷火的火山”一样映红了地平线,“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如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这段艺术描写(     
A.讴歌了工业化时代的恢宏气象B.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艺术灵感
C.旨在使人们关注工业污染问题D.隐含对手工锻冶业衰落的惋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