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在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基本上靠人力耕作,工具仅限于木、石、骨器及少量青铜器。这可用于说明,古代美洲(     
A.农业经济结构亟待调整B.殖民扩张破坏农业发展
C.社会转型亟须农具革新D.农业生产水平较为滞后
2 . 16世纪晚期的中国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但此时辣椒多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的;18世纪中后期,辣椒作为餐桌调料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开来;据统计,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国种植,“辣文化”覆盖人口超过5亿。材料深刻反映了(     
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B.中国人地矛盾的激化
C.远洋粮食贸易的兴盛D.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
3 . 目前发现的汉代牛耕画像石皆位于汉代的北方州郡,即使是最靠南的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重岗的“二牛二人式”耕作图画像石也在淮河以北。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汉代(     
A.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B.南方不适宜农业耕作
C.南北经济差距的扩大D.忽视牛耕技术的推广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四纪冰川期对地球中纬度地区影响适度,这一地区包括西亚两河流域、南美安第斯山区、东亚黄河及长江流域。这里的冰期作用适度,既导致人类食物来源减少,同时又不像欧美北部那样严寒而使人类不能生存。这里的人们在食物相对多一些的季节采集一些食物以备乏食季节需要的过程中,对植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在贮藏食物过程中尝试种植食物,从而萌发了农业行为。……不断增加的人口可以或多或少地促进持续不断地调整适应策略,但只有一种策略即通过使用农业技术才能增加资源。……原始农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简陋的石器和木棒,生产方法是粗放的饲养与栽培;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缺少社会分工,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

——摘编自徐旺生《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农业诞生后,人类在稳定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获得了稳定的、较充裕的生活资料来源,人类开始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和城镇。人类在剩余产品的积累和集中过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使得一批人能够脱离物质生产领域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进行精神文明创造。……农业一直被当作定居生活的必要条件。的确,定居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与此同时,由于垃圾及废弃物被丢在居住地附近,啮齿类动物及昆虫滋生,危害人类的野生动物亦在周围徘徊,天花、麻疹、霍乱及其他的传染病亦容易滋生。

——摘编自李世安等《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原始农业出现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的出现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中国原始农业示意图,这表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A.游牧区与农耕区基本重合B.已成为世界主要作物的起源地
C.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D.食物生产呈现地域性与融合性
6 . 如图为湖南常宁智慧育苗大棚建设施工现场。近年来,湖南省常宁市通过智慧大棚建设,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这反映了当地(     
A.重视现代设施农业的建设B.把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C.提升了杂交水稻育种技术D.提高了食物储备保鲜功能
7 . 如表所示为某学者围绕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所作的历史解释。这些论述所要说明的结论最可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分论点具体说明
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的形成美国于1974—1975年联合沙特等国达成了石油交易用美元计价的“不可动摇协议”,其他国家若要进口石油必须用美元支付,因而必须储备美元
商品美元还流机制的延续向美国出口商品与服务的国家在赚取美元以后,不得不将其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或公司债,尽量不让美元贬值,与此同时,美国则从顺差国回流的美元再次投资于这些国家
美国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的强势截至2020年年底,美国80%以上的对外债务是用美元计价的,这意味着美国对自身的对外负债可以通过印刷美元解决
A.使石油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B.并未对美元的霸权地位造成根本冲击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扩大对美国的出口
D.巩固了美国在世界金融业的领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董仲舒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苏轼提出“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其中所蕴含的外交思想和政策导向体现在(       
A.朝贡贸易B.蒙古西征C.西学东渐D.闭关锁国
9 . 英国人最初认为吸烟是落后群体的消遣。17世纪开始,中产阶级认为烟草不仅有神秘的药用价值,还能让其与他人自由交流从而彰显其富裕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烟草逐渐被推广为大众化消费品。该变化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的传播B.自然科学的普及
C.社会阶层的流动D.经济利益的驱使
10 . 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藕耕”,《诗》记载“十千维藕”“千藕其耘”。下列项中对“藕耕”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夫集体耕作   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③精耕细作   ④依托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8更新 | 806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