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四纪冰川期对地球中纬度地区影响适度,这一地区包括西亚两河流域、南美安第斯山区、东亚黄河及长江流域。这里的冰期作用适度,既导致人类食物来源减少,同时又不像欧美北部那样严寒而使人类不能生存。这里的人们在食物相对多一些的季节采集一些食物以备乏食季节需要的过程中,对植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在贮藏食物过程中尝试种植食物,从而萌发了农业行为。……不断增加的人口可以或多或少地促进持续不断地调整适应策略,但只有一种策略即通过使用农业技术才能增加资源。……原始农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简陋的石器和木棒,生产方法是粗放的饲养与栽培;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缺少社会分工,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

——摘编自徐旺生《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农业诞生后,人类在稳定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获得了稳定的、较充裕的生活资料来源,人类开始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和城镇。人类在剩余产品的积累和集中过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使得一批人能够脱离物质生产领域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进行精神文明创造。……农业一直被当作定居生活的必要条件。的确,定居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与此同时,由于垃圾及废弃物被丢在居住地附近,啮齿类动物及昆虫滋生,危害人类的野生动物亦在周围徘徊,天花、麻疹、霍乱及其他的传染病亦容易滋生。

——摘编自李世安等《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原始农业出现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的出现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 . 下图是中国原始农业示意图,这表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A.游牧区与农耕区基本重合B.已成为世界主要作物的起源地
C.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D.食物生产呈现地域性与融合性
3 . 英国人最初认为吸烟是落后群体的消遣。17世纪开始,中产阶级认为烟草不仅有神秘的药用价值,还能让其与他人自由交流从而彰显其富裕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烟草逐渐被推广为大众化消费品。该变化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的传播B.自然科学的普及
C.社会阶层的流动D.经济利益的驱使
4 . 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如图是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B.再现了西域民众生活安定的时代风貌
C.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见证了精耕细作下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时,指出中国绝大部分作物不像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依靠大农场,而是由小农来生产,如果小农对市场的连接不顺畅,那么他们的市场参与就是有限的,不仅会缺乏商业导向,而且还会对商业环境造成很大的风险,因此,小农面临不同的市场机遇是非常谨慎的。据此可知,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       
A.依靠国际贸易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B.解决社会粮食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C.政府进行政策规范服务和正确引导D.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的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女性流行喝加糖红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证。从17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糖进口量成倍增长,到18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糖用量是法国人的8到9倍,与此相应,红糖和茶逐渐惠及下层民众。以上变化反映了(     
A.工业革命改变生活方式B.英国逐步确立殖民霸权
C.自由贸易有利糖的进口D.启蒙运动促进社会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8年汉口三怡钱庄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欠下汇丰等外资银行200余万两白银。1909年在湖广总督及汉口商会担保下,汇丰银行与债务方及担保方签署了50万两白银借款合同。经多方努力,三怡钱庄逐渐走出困境。据此可知,当时(       
A.新商业经营模式作用突出B.传统金融机构被银行取代
C.列强垄断了中国金融市场D.中国的经济转型步履维艰
8 . 唐纪扇1904年从汉阳兵工厂辞官回乡创业,用三年免交房租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了不少商家前来。又成立商业协会,制定“公平竞争,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万世流芳”的经营宗旨。让桐荫镇(现巢湖市黄麓镇)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繁华小镇,这种经营方式非常普遍。由此可见当时(     
A.清政府开始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中国传统的商业模式渐趋近代化
C.实业救国与求富强国落到实处D.促进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政府在1802年颁布第一部工厂法,以此为开端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成文法案,后世将其称之为“工厂立法”。法案对工厂的工作环境、学徒童工的个人卫生、工作时长、视察制度和处罚原则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的工厂立法(     
A.调解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B.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生活处境
C.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D.促进了英国工厂制度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巴尔扎克曾经描述19世纪前期的巴黎:“四点钟。另一个巴黎醒了,工作的巴黎。两座城市几乎互不相识,一座在正午起床,另一座则在八点休息。他们很少正眼瞧过对方……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感情,他们是两个民族。”这从侧面印证了巴黎(       
A.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B.不同民族存在隔阂
C.近代民族意识尚未形成D.阶级对立日益加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