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三种不同时代的经济结构,促使经济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制度B.市场经济C.科学技术D.意识形态
2024-01-28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台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开平煤矿于1881年正式投产,当年产煤三千六百余吨,大量投放市场,获利甚厚。这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 (     
A.军事工业的兴起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民用工业的发展D.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
2024-01-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1877年,位于“黑乡”(图)的伍尔弗汉普顿诞生了。英国“黑乡”的诞生是由于(     
A.非洲黑人大量移民B.汽车、飞机的普及
C.蒸汽机的大量使用D.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2024-01-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4 . 农业发展迟缓是苏联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苏联在农业领域实施了(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计划经济D.新经济政策
2024-01-0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90年代,“GAP运动衫、索尼单放机、扬基棒球帽、曼妥思薄荷糖、皮卡丘集换式卡片和麦当劳食品这些商品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世界历史新时代的文化象征了。”这主要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

材料二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持续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特点: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20世纪90年代,特点: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摘编自任素君、郑旭东《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边界从一国国内拓展到国外的过程。市场机制需要一定的制度框架来规范其交易行为,这种国际间制度框架的形成属于经济一体化的范畴。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某个中心国家(一般指霸权国家)的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世界经济中参与国平等协商而产生。

——摘编自雷达《国际经济协调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什么问题?这一做法的影响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对经济的不断调整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学知识,指出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三大组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朝时期,下图所示生产工具普遍流行于(     
A.黄河流域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江南地区
2022-11-14更新 | 361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把水稻带到美洲,16世纪后,水稻传到美国密西西比州并向西传播……水稻的种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的生存要求。在北美地区,稻米为广大劳动人民(主要是黑奴)提供了基本食物。进入16世纪,甘蔗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引进美洲大陆。由甘蔗加工而来的蔗糖迅速成为美洲与欧洲贸易的重要商品。从洲际交往的层面上看,美洲地区生产的蔗糖成为“三角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摘编自周红冰等《20世纪前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因素——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

材料二   在马铃薯进入欧洲以后,欧洲人口在一个世纪内增长了大约两倍。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人口增加更多。马铃薯也在中国的山区生根发芽。就在美洲作物传遍中国山区的那些年,这个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国家却陷入了与环境的抗争之中。棚民租山垦种,雨水和泥沙倾泻而下,导致平原地区农田毁坏,河道淤塞,洪水泛滥。接二连三的洪水引发了持续不断地饥荒和此起彼伏的动乱。灾后的修复工作几乎掏空了国库。……美洲的作物是压倒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摘编自查尔斯·C·曼恩:《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水稻传入美洲的原因,并概括水稻、甘蔗等新作物在美洲种植产生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说明马铃薯传入后对亚欧大陆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我们该如何面对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外来物种。

9 .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早在数千年的时候,当时如果想要把热能转化成动能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我们人类和动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把摄入体内的能量转换成肌肉的运动。……工业革命为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能源转换的问题。”工业革命哪一发明为我们解决能源转换问题
A.蒸汽机车B.轮船C.珍妮纺纱机D.改良蒸汽机
10 . 《后汉书·王景传》载,安徽庐江“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王景调任庐江太守后,“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此事说明
A.铁犁使用始于汉代B.犁耕促进农业发展
C.精耕细作得到推广D.畜力应用成为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