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汉代画像石《盐井》拓片,图中的人们正在烧柴煮盐。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则记载了汉代四川使用天然气煮盐的“火井”。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画像石作为一手史料比《华阳国志》更为可信
B.画像石属于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如《华阳国志》
C.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补充可丰富历史认知
D.现有的史料难以支持汉代四川盐井问题的研究
2023-07-31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5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亿人经历了严重粮食不安全(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CH第3阶段或以上)。此外55个粮食危机国家中,7500万儿童发育不良,1700万儿童消瘦。1.35亿人口中,超过一半(7300万)生活在非洲;4300万生活在中东和亚洲;1850万人生活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冲突(导致7700万人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的关键因素)、极端天气(3400万人)和经济动荡(2400万人)。

——摘编自《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

史料二   先进储粮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中央储备粮更加优质、绿色、安全。截至目前,中央储备粮科技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最新普查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宜存率达到100%,综合损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内,确保了储粮数量与质量。

——摘编自《粮食安全看得见管得好》(《经济日报》,记者:刘慧)

【探究】
(1)根据史料一、说明当今世界在粮食供给上还存在哪些严重问题。
(2)史料二反映了我国为保证粮食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4-02-05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商王武丁的王后)墓出土的7件铜铲中有4件卷云形铜铲,形制较特殊,制作亦精致,柄部及器身还饰有花纹,在商代铜铲中极为罕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出土铜铲最大的史料价值是可以证明商朝时期(       
A.农业生产备受重视B.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C.女性地位普遍较高D.丧葬文化高度发达
2024-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如图所示,1542年德国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该史料可(     

【注】这幅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圈,1542年,被录入在德国植物学家廖恩哈德·福克斯编纂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
A.用于研究玉米最早传入欧洲的时间
B.用于研究玉米传入欧洲后功能的变化
C.说明玉米已经在德国的庭院中广泛种植
D.说明玉米已被欧洲农民广泛种植,成为重要粮食作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古代集镇和城市课题时,找到如下史料,哪一项是最为可信的(  )
A.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原始村落遗址想象图B.中国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C.《宋史》关于宋代商业市镇的记载D.亚马孙雨林印第安人的居所遗存
2023-06-10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A)历史试题
6 . 据史料记载,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据此可以得出(     
A.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B.新食物物种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C.新食物物种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D.新食物物种提高了人们的抗饥荒能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蔡同学在高中历史选修课学习时发现,教科书中曾提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但教科书并没有提到咖啡是如何在欧美国家推广并形成生活习惯的,为此小蔡同学尝试通过史料收集和研读,探究这一问题的解决。

步骤一,研究该问题的起,点,首先要确定咖啡洲际传播路径。为此,小蔡同学基于一下材料展开分析。

材料一   咖啡树最早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13世纪传到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也门。公元1547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也门,但人们用咖啡制作饮料时只利用果肉部分,而把咖啡豆丢弃了。土耳其人搜集这些被废弃的咖啡豆,经也门著名的摩卡港出口欧洲各地。16世纪末,咖啡进入意大利后,得到教皇克雷蒙八世的喜爱和推崇,很快广泛地被基督教世界接受。17世纪,荷兰人在印度和印尼爪哇岛广泛种植咖啡。18世纪初,咖啡种子被荷兰人带到巴西,由于气候非常适宜咖啡生长,巴西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18世纪,英国人发现投资咖啡种植利润丰厚,就在其殖民地牙买加蓝山山脉大量种植,由此逐渐形成享誉世界的“牙买加蓝山咖啡”。

——摘编自金吴霖《咖啡的洲际旅行》等

步骤二,小蔡同学为了探寻问题答案,搜集了以下材料,以帮助确定咖啡成为欧美社会生活习惯的过程。

材料二   新大陆生产了大量的白糖,白糖又大量流入欧洲市场。咖啡本来是伊斯兰世界的饮品,这时也开始被欧洲人接受。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

材料三   1652年,希腊人罗塞在伦敦开设了首家咖啡馆,此后,伦敦咖啡馆的数量迅速增加。由于咖啡馆收费低廉,人们支付一便士即可入内,故各界人士都乐于前往,在那里休闲解乏、阅读报刊、交流信息乃至针砭时弊,咖啡馆也因此成为颇有影响力的公共场所。

——摘编自刘章才《茶与咖啡在近代英国的竞争》

材料四   1715年伦敦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咖啡馆的顾客以男性为主,出入其中的主要是中间阶层,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和小商人,因而也更自由开放。这些咖啡馆的非正式聚会常常发展为正式的组织,他们致力于某种活动或目标,如政治改革、识字、农业、音乐、绘画、戏刷、公共卫生、废奴以及科学等。

——摘编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

材料五   在19世纪40年代,工业家庭在茶和糖上的花费是农村家庭的两倍左右,约三分之一的矿业家庭和工厂地区超过四分之三的家庭都购买了咖啡。

——摘编自【德】希施费尔德《欧洲饮食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咖啡成为世界性商品的原因。
(2)相较于材料一,材料二至材料五提供了哪些探究问题的新视角。
2023-06-03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是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收获图”。画像砖形象地展现了六人的割穗、刈草、选种等神态,弥补了汉代史籍对水稻收割工序没有记述的缺陷。该画像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反映B.指出了汉代史籍记述的错误
C.表明四川地区最早培植水稻D.体现了艺术性和史料性的统一
9 . 下表为《后汉书》和《魏略》关于翻车的记载。据此可以推断出(     
《后汉书·张让传》掖庭令(官名)毕岚作翻车渴鸟,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魏略》“马钧居京师,有地可为园,患无水以灌,乃作翻车,令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出更入,其巧百倍于常。”

A.上述两段记载均为一手史料B.西汉统治者重视城市环境卫生
C.曹魏马钧改进翻车节省了人力D.翻车功能变化有利于农业发展
2023-04-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探险的成功自然推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欧洲一些比较沉重与粗笨的货物,比如木材粮食与牲畜等,便由水路运至亚洲、非洲或美洲。欧洲人也获得了很多新产品,比如咖啡、茶叶、蔗糖、土豆、玉蜀黍与鲸鱼油等。大量的皮毛、鱼类与木材自美洲海运至欧洲。财富的增加,使得欧洲人的闲暇增加了,奢侈品也大量出现。铺设波斯地毯,身穿用中国丝绸、印度棉花与美洲毛皮制成的衣服,装饰非洲金子与南美洲的宝石:这一切都成为一种普通现象。

——摘编自[美]卡尔顿·海斯等《全球通史一从史前文明到现代化世界》

材料二   欧洲人是世界贸易中最早的中间人。他们开辟了新的外洋航线,积累了必需的资本、船舶和专门技术。当然,他们从奴隶贸易、甘蔗和烟草种植园以及东方贸易中获得的收益也最多。有些利益慢慢地为欧洲的人民群众所获得,茶叶的情况就表明了这一点。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当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茶叶已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通消费品。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的全球性贸易对欧洲经济的促进性影响。18世纪中后期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在海外事业中积聚起来的资本和海外市场对欧洲制造品日渐增长的需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探险”成功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物种交流对欧洲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03-24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