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反映了18~19世纪英国人食用面包中小麦成分占比的变化。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英国(     

注:这一时期,大部分的小麦消费增长来自英国北方的制造业小镇
A.工人生活状况有所改善B.饮食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小麦食用技术取得突破D.工业革命推动农业发展
2023-08-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丧服·小记》中说:“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世界文明国家中,只有中国把社会的秩序具体地用空间表现出来。如中国北方的代表性民居北京四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倒座和后罩房及周围辅助用房为家中佣人用房,整个院落的建筑秩序反映了家族至上的权威崇拜心理,象征着家族内部的伦理礼制。南方民居如潮汕大型住宅同样如此,如潮汕著名的许驸马府,中心为三进五间,周围有一重从厝或二重从厝,后有后仓屋,周围用房围合出狭小的天井院落,以中厅等为构图中心的尚“中”观念,最符合家族至上的权威崇拜心理。

——摘编自李月、廖方方等《“家族观念”影响下的中西方传统民居》

材料二   过着游牧生活的古罗马人的住宅多为可移动的帐篷,帐篷中间安置炉灶用来做饭、取暖。出于通风排烟的需要,住宅顶端开口,逐渐演化成明厅的形制。罗马人在伊鲁特人的统治之下吸收了农业文明带来的文化,产生定居习惯。古希腊晚期的建筑成就由古罗马继承。天井式住宅是内向型的,这种住宅以一个天井为中心,四周布置柱廊和生活用房。它的平面形制不拘一格,十分自由。到罗马时期平面变得对称而整齐了,高度也定式化了,这是有异于希腊传统的。天井式住宅的中心是一间矩形的大厅,大厅中央的上方是露明厅,它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承担着做饭、料理家务、接待宾客、祭祀家神等诸多功能。

——摘编自张远雪、高明《中外院落式民居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西方民居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特点形成的历史条件。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传统民居的认识。
2023-08-04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自外国传入中国。玉米主要从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三个方向传入中国,而甘薯则在明朝万历年间分别由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地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中国主要基于(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作物结构变化B.玉米甘薯等农作物耐贫瘠且高产
C.国内人口的增加激化了人地矛盾D.对外交往传承以及新航路的开辟
4 . 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确定IMF出资份额的改革方案,中国在IMF的份额排名将由此前的第6位升至第3位。但由于美国等西方成员国拖延履行其国内法律程序,导致改革方案的审批程序在拖延五年后才得以通过。这反映出(     
A.全球化损害发达国家利益B.中国主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C.中美经济脱钩已初现端倪D.旧有国际治理体系的惯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过渡,近代城市兴起、发展时期。主要特点有:城市出现现代化发展趋势;城市的分布更加不平衡,沿海、沿江及东北地区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城市发展较快;由于近代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等事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到1935年,全国百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有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南京等。材料反映出
A.近代城市发展集中在政治中心B.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较快
C.近代中国城市化得益于民族工业发展D.近代中国城市化具有半殖民的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观察如图,元代运河在隋朝运河“迂回曲折”的路线上“截弯取直”,其主要目的在于
A.降低修建材料的成本B.便利南方财赋北运
C.彰显元代统一的功绩D.彻底镇压宋金遗民
7 . 据下表能够推断出
A.使用奴隶劳动是庄园的主要特征B.东汉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属性
C.商业收入是庄园的主要经济来源D.地主庄园实行统分结合生产方式
2022-01-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