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建有许多坞堡,坞堡环境下“河北士人,虽三二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梁武帝尝问一中土人曰:‘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曰:‘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由此可推知(     
A.坞堡起了凝聚作用B.坞堡具有田庄色彩
C.北方生产形式多样D.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护着,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后人称之为“鸟嘴医生”。“鸟嘴医生”的出现,说明了当时(     
A.将防疫与巫术连在一起B.逐渐重视公共卫生防治
C.掌握了初步的防疫知识D.已经建立疫病救治机构
3 . 美国在战后涌现了“婴儿潮”,与生育率上升同步的还有育儿观念的变化,美国社会从国家到个人层面都非常重视教育。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B.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潮
C.福利国家政策的完善D.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
2024-02-10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一)历史试题
4 . 【城市化的发展】

材料一   19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
1800978505.1207.3304.3
18251100605.4258.2354.3
18501262806.34011.4404.4
187514201258.87517.2505.0
1900165022013.315026.1706.5

材料二   1978年年底到1997年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29.9%,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前29年城市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市化平均速度的2倍。1992年以后,逐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一批陆上边境口岸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内陆地区省会城市开始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城市的数量和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开始呈增长趋势。到1997年末,有731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和分行)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9个城市,其中700家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63%集中在北京(243家)和上海(215家)两个城市,其次是广州(61家)和深圳(54家)。

——摘编自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给当代我国的城市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揭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目录子目关键词摘编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村落的产生人类、农业、居住形式、公共活动场所
集镇的出现生产力、交换、财富和人身安全、市场
城市的产生功能、布局、典型代表
世界各地的民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文化习俗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演进工业革命
居住条件的改变居住、生活服务
基础设施的发展自来水、电力、交通、通讯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环境、交通、贫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第四单元的内容主旨。(要求:主旨明确、线索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超过300字)
2024-02-01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历史试题
6 . 古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古罗马的城市布局(       
A.缓和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关系B.削弱了国家对市民的人身控制
C.推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特点
23-24高二上·广东·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帝诏令自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始正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天子所在处),南京成为陪都,南京衙门皆加“南京”二字。

——摘编自万明《全球视野下的明代北京》

材料二   今夫千金之子,其仓库匮箧必身亲守之,而门庭则以委之仆妾。舍金陵而勿都,是委仆妾以仓库匮箧。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明朝迁都北京的利与弊。(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2024-01-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英国殖民者在埃及着重发展棉花生产,1884年到1913年,埃及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1倍,出口量增加到110%,其中50%-60%出口到英国。曾经以“尼罗河粮仓”著称的埃及需大量进口面粉和粮食。材料能够反映英国(     
A.商品输出大肆掠夺财富B.资本对埃及农业的改造
C.推动殖民地工业化进程D.与德、奥加紧争夺非洲
9 . 下列选项中,能集中代表公元前2000年左右欧亚各地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是当时农耕社会、草原社会和森林社会的资源与技术交流相结合的产物是(     
A.楔形文字B.青铜技术C.马拉战车D.制铁技术
10 . 2023 年河南省直医疗机构接入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借助互联网,民众可以逐步实现居家诊疗、看病购药等需求。这表明(     
A.河南基础医学领先于全国
B.科技助推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C.医疗卫生机构职能的转变
D.卫生体制改革改变了民众的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