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西医手术逐渐在中国出现并传播,但被认为是折损人体的妖术;19世纪晚期后,伴随着手术实践与知识译介的进展,西医在大城市中逐步被认可。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近代科学不断发展B.国人医疗观念的进步
C.中西医的结合成为趋势D.西医成为时代的主流
2 . 垃圾治理似乎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面对这一问题,20世纪初的美国开展了城市政治改革运动,如减少州政府的干预,健全民主制约机制和追求效率和节约。这种变化反映出(     
A.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B.城市服务属性的增强
C.城市管理专业化趋势D.反对政府过度的干预
3 . 在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中,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烟草是重要的创税创收经济作物;花生是常见的干果零食作物;辣椒是高度普及的蔬菜和调味作物。据此可知(     
A.美洲是人类农业文明发源地B.美洲农业生产技术的发达
C.全球农业多样性趋势的加强D.物种交流丰富了人类生活
4 . 下面为鸦片战争后在华外资银行一览表(部分)。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银行名称成立时间及总行所在地香港分行设立时间上海分行设立时间
丽如银行1842年,孟买(1845年迁至伦敦)18451847年设代理处
汇隆银行1851年,孟买(后迁至伦敦)18621855年设代理处
麦加利银行1853年,伦敦18591858
法兰西银行1848年,巴黎18631860
A.顺应了资本输出的历史趋势B.表明英法成为侵华的急先锋
C.香港、上海是列强侵华的中心D.适应了对华贸易增长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欧洲最有名的集市是香槟集市,它们是巴黎东面香槟地区的四个城市。商人用马车或驮畜拉来货物,在预订时间、地点相互交易。香槟伯爵在骚乱年代维持秩序,为商人和旅行者提供居所和保护。到12世纪中叶,香槟集市因贸易量而斐名整个大陆。14世纪,香槟集市成为法兰西国王属地,国王收取比贸易费用更高的费用,如棚的租赁费和销售税。随着欧洲贸易量的增长,集市城市里的运输和交易不能满足需求,香槟集市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英)诺尔曼·库兹《中世纪城市》

材料二   12世纪中期出现的汉萨同盟是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由波罗的海、北海沿海诸地独立城市和城镇组成。1370年,同盟获得丹麦、波罗的海等国的贸易垄断权,在北方所有商业中心建立贸易站。……同盟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巴黎等贸易站的特权被所在国收回。17世纪,中欧、北欧的战争成为对同盟的最后一击……

——(美)布莱恩·蒂尔尼《西欧中世纪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析香槟集市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萨同盟衰落的原因
(3)综合上述内容,总结12-17世纪欧洲贸易发展的趋势。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部分)
6 . 世界博览会是体现世界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国家力量的直接介入使此次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世博会的出现与世界进入全球交往时代有紧密关联。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这是世博会诞生的条件之一。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着眼扩大贸易,世博会成为绝佳选择之一。交通与通讯革命也促使了世博会这一新型交往平台的出现。

——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材料二 晚清民国初年的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时间晚清民国初年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1851年伦敦博览会上海商人徐荣参加世博会,所产“荣记湖丝”夺得金、银两项大奖。
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主办方一再邀请,清政府勉强同意由海关洋员负责参展事宜。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正式派出代表团参加,并于次年颁布《出台赛会章程》鼓励商家踊跃参赛。该章程结束了近代中国海关代理赛会的历史。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代表团所获奖章列所有参赛国之首,极大提高了中国形象。据美国商务部调查报告,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较上一年猛增了6000万美元。

——摘编自乔兆红《中国与世界博览会: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初年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演变趋势,并简述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意义。
2024-05-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二20世纪中后期,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这里的“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中心人口过度聚集,开始逐步向城市周边迁移,同时城市中心的部分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也向周围蔓延扩散。随着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城市周围农村地区发展迅速,而城市中心出现了衰退趋势。

——摘编自曹立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研究》

材料三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1亿,中国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城镇化过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同时,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摘编自《百年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治理的经验。
8 . 【城市化的发展】

材料一   19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
1800978505.1207.3304.3
18251100605.4258.2354.3
18501262806.34011.4404.4
187514201258.87517.2505.0
1900165022013.315026.1706.5

材料二   1978年年底到1997年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29.9%,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前29年城市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市化平均速度的2倍。1992年以后,逐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一批陆上边境口岸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内陆地区省会城市开始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城市的数量和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开始呈增长趋势。到1997年末,有731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和分行)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9个城市,其中700家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63%集中在北京(243家)和上海(215家)两个城市,其次是广州(61家)和深圳(54家)。

——摘编自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给当代我国的城市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洋务运动首开学习西方医学教育办学经验的先河,为中国传统中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破了中国医学教育单一中医学课程结构的框架。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为师,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理念,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摘编自黄睿彦《近现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多次采用政府补贴或关税壁垒等方式来扶持和保护国内特定的企业和产业;但在面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类似的做法时,他们却高举“贸易自由化”的大旗,罔顾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惯例,对这些行为大加斥责。发达国家的这些做法(     
A.背离了经济全球化趋势B.传播了自由竞争的理念
C.满足了跨国公司的利益D.推进了南北国家的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