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下表是1800—1914年德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和总人数情况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德国(     
年份所占比重(%)就业总人数(万人)
农业工业服务业
18006221171050
18505524211580
18754930211860
19003837252550
19143438283130
A.农业经济大幅度衰退B.经济结构渐趋完善
C.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宋明以来中国核心区的变化,这一变化(     

A.推动了生产专业化的发展B.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C.强化了中央对江南的控制D.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3 . 隋唐长安城采用了宫城、皇城、郭城三城层层相套的建制。其中,宫城是皇帝的居所和处理政务之地,皇城是百官衙署所在地,郭城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贸易区。这种建制(       
A.彰显了天人合一观念B.利于各族居民的交融
C.与汉长安城一脉相承D.带有严格的礼制要求
4 . 图1、图2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医疗保障体制的示意图。由此可知,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       

图1

   

图2

A.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B.注重对农村居民的保障
C.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D.推动了预期寿命的提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示是某学者对清代沿海省份和内地省份(不含内蒙古和五大将军府辖区)人口比重的比较。对这一变化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       
清代沿海人口比重(部分年份)
时间沿海内地总计沿海人口占比
1820年16985.9万人20579.4万人37538.3万人45.2%
1851年19086.3万人23502.0万人42588.3万人44.8%
1901年19152.1万人21936.3万人41088.4万人46.6%
A.瓜分狂潮深入中国内地B.华侨对民族工业的投资
C.东北及新疆的开发开放D.通商口岸的城市化加快
6 . 美国在国内的小麦交易中心和港口建有一系列装、卸及除虫自动化的大型终端仓,容量可达百万吨以上。仓内的小麦多从麦农合作协会、谷物公司或乡村商人那里收购,检测定级(按蛋白质含量等多种参数分为七大类五等)后再进行分级存储。21世纪的头20年里,美国小麦仓储占世界小麦仓储总量的比重基本上都在12%左右。这反映出美国小麦收储(       
A.为政府所垄断B.依托现代科技C.区域分布不均D.意在操纵粮价
7 .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然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却逆势而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出口更倾向于互联网渗透率高、移动网络覆盖率高的国家,跨境电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升贸易竞争力。对材料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近年来(     
A.数字经济超越两次工业革命B.我国引领当今世界数字经济
C.数字经济助推国际贸易发展D.跨境电商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生产力发展到个体小家庭能够独立完成再生产全过程时,以大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劳动容易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孝公三年(前359年)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通过加倍征收赋税来强制推行以一夫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小家庭。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颁布的《分户令》更为严厉:“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通过析分民户,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成为秦国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这样就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在地广人稀的秦国,二男以上分立门户,各自可授田百亩,大家庭里的劳动力被挖掘出来,成为国家的佃农,国家控制的人丁大幅增加;这些人丁自立门户,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相应增加。

——摘编自高士荣《秦国商鞅变法中〈分户令〉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古罗马的不断扩张使“住在意大利而以务农为业的罗马公民和意大利公民的人数大为减少了,这不仅由于战时的死亡,还由于不断地向外迁徙,首先是迁移到东方去,而后来也向西方迁移。因此没有农民来屯垦荒地。而另一方面,又有着大群的奴隶,同时还有一批愿意使用奴隶来耕种土地的人”。于是,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南意、北非和东方等地的具有高度文化技术的奴隶取代了原来的公民农民,罗马人在海外征服的胜利创造了农业劳动力的新源泉。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奴隶劳动的大庄园蜂拥而起。

——摘编自左芙蓉《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化与早期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罗马“大庄园蜂拥而起”的原因。
9 .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扁鹊确立“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黄帝内经》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东汉末年,华佗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形成《千金方》,被人尊为“药王”。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朝时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辨证体系。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等

材料二   在近代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下,开始出现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质疑。1929年,国民政府一度通过了“废止中医案”。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屠呦呦借助中医古籍,发明“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摘得诺贝尔奖。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推动中医学的国际传播。

——摘编自韩霁《中医药独特价值得到世界认可》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医药文化。
2024-03-16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明代隆庆年间开始,以边禁、海禁、银禁三禁开放为标志的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进程已经开始。但整个转型在清代迂回曲折,此时西方文明赶上东方文明,而中国从先进逐渐走向落后,出现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激化社会矛盾B.自然灾害对民生造成重大的影响
C.封闭环境中产生的独特社会形态D.政治腐败及其酿成的社会大动荡
2024-03-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