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75年,以沙特为代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通过决议,确认美元成为石油的唯一定价和交易货币。2021年3月27日,中国和伊朗正式签署一项为期25年的协议,其中专门提到,中伊之间的石油交易将绕过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这一变化说明(     
A.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美国霸凌主义不得人心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建设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取得新进展
2023-08-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伊佩霞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这样描述唐朝:国家的统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两座宏伟京城的修建和国内国际贸易的扩大,均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唐朝长安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居民百万,吸引着来自亚洲各地的商贾、留学生和朝拜者。唐都长安平面图如下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材料二   唐朝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到北宋时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今开封)为东京。《东京梦华录》说东京商业“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南宋人《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北宋都城东京平面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两幅平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各自有哪些显著特点。
(2)结合所学,分析唐宋城市特点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2024-01-10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蔗糖这一来自旧大陆的食物,它是在美洲被广泛种植,然后又回流到欧洲,带来了饮食和社会关系上的革命。1492年之后,甘蔗种植园逐步遍及整个美洲,尤其是在加勒比海地区。蔗糖产量的增加,导致欧洲糖价不断下降。之前只有贵族才吃得起的价格昂贵的调味品,到1800年左右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


传统的用香料、盐或糖腌制食物的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却使食物丧失了新鲜的味道。中世纪的欧洲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肉,只能在入冬后宰杀家畜,也属无奈之举。1835年、1874年,美国人雅各布·珀金斯和德国人卡尔·冯·林德在大西洋两岸先后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冻机,自此,食物特别是肉类更易于储存。1882年2月,一艘满载5000头冷冻羊的汽船从新西兰起航,经过98天的长途航行,顺利抵达伦敦。人们发现,船上冷冻羊肉的味道与现宰活羊的味道并无二致。

——摘编自张旭鹏《舌尖上的世界——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食物传播与储藏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近代以来餐桌上的食物所具有的史学价值(提供史学研究的方向)。
4 . 新中国历史上某一历史时期,中国人取名出现“国庆”“新华”“抗美”“朝生”“建设”“国栋”等高频名字、材料说明
A.人名折射社会变迁B.历史研究必须关注人名变化
C.“文革”强调阶级斗争D.改革开放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史上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的这一现实局面,使得历代统治者往往将粮食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物资。《礼记•王制》载:“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周礼》把农业看作决定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在社会分工上“以九职任万民”,主张通过建立土地管理机构、加强对粮食生产督促、设置救荒机构等措施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战国法家代表人物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指出“汆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推行“善平汆”政策。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目前可耕种土地资源为13.8亿公顷,人均仅有0.197公顷。由于气候变化、荒漠化、过度开发和不良耕作实践的影响,目前有25%的可耕地资源高度退化。而水资源不足、水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过度开采已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生产对自然资源的竞争由来已久,在过去20多年里,其本质和强度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使用谷物,如玉米和油菜籽等油类作物生产生物燃料,也极大地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此外,城市人居开发、休闲场所和道路交通建设、工业发展、矿产开采以及木材和其他衍生产品生产等,都对粮食和农业赖以发展的土地、水和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增加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成本,并大大降低了小农抵御自然灾害、维护粮食安全和改善生计的能力。

——摘编自何昌垂主编《粮食安全:世纪挑战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的粮食安全思想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粮食安全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3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表现
(1)世界贸易中心是如何转移的?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史实有哪些?
(3)商品品种增多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①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形成和表现有哪些?
②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2021-12-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问题导学-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7 . 有学者感叹,“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欧洲人)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辣椒粉调味的东欧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他意在强调
A.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B.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
C.香料贸易推动了新航路开辟D.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
2021-09-23更新 | 1710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调查,1906年,法国有130万个农场雇佣工人不超过5名,45000个农场雇佣人数在6至50名之间。此外,还有250个农场(全部在北部)雇佣工人超过150名。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不高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C.北方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D.政府放松对农村经济的干预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的采用和向定居社会的转变,将人类暴露于以前从未遇到的大范围疾病面前,结果是健康的严重退化。定居社会的发展意味着渐多的人口最终得挨在一块生活,或者至少得时常地 相互接触,这一点对人类的直接环境和他们的疾病都有深远的影响。主要的变化是人类日益暴 露于传染性疾病之下,这些疾病的爆发构成世界大部分地区复杂社会演化的永久背景。

——[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些变化对疾病传播造成 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 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 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 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 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在《美国被遗忘的传染病》中,克罗斯比探讨了 1918—1919年大流感对美国和世界历史的 影响。他认为,这场大流感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传播到以欧洲国家为主的第一次世 界大战参战国,造成了大量士兵和平民的死亡。据保守估计,大约有55万美国人死于这场流 感,而美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死亡的人数总计 42.3万人,远远少于这个国家在10个月之内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数

刘文明《从全球视野与生态视角来考察历史一克罗斯比治史方法初探》


(3)1918-1919年大流感起源于哪个国家?克罗斯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采用了什么方法?

材料四   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尔德堡格说的一 句有些让人诧异的话,而瘟疫背后的几乎所有真相都让人吃惊人类可以从容地对付咆哮怒 吼的雄狮和虎豹,却奈何不了无声无息的蚊子和跳蚤。任何和我们亲密的动物都可能成为我们 致命的杀手。寄生物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游移以及它独特的潜伏本领让人类痛苦不堪,所谓的抗 体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自欺欺人。

叶金《人类瘟疫报告:非常时刻的人类生存之战》


(4)《人类瘟疫报告》一书中指出,“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是考场”。你 是如何理解瘟疫“在当代是考场”的。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的革命》

杜君立实际上,咖啡和咖啡馆不仅影响文化艺术,也催生了现代革命和民主思潮。咖啡馆不仅孕育了法国大革命,英国的民主思想也同样是从咖啡馆起源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一直认为咖啡馆是“叛乱的温床”,1675年,他不顾社会各界的反对,下令关闭英国所有的咖啡馆。但面对大众的反抗,这一禁令根本得不到顺利执行,最后只好不了了之。1679年,当控制新闻媒体的许可证体制结束之后,各种报刊、小册子铺天盖地地涌入咖啡馆。进入18世纪后,尽管英国政府当局出于稳定统治的需要,仍会时不时地去监视咖啡馆的社交言论和活动,但咖啡馆已经成为英国社会最不可撼动的公共文化。虽然咖啡在英国兴起的时间要早于中国茶叶,但最终茶打败了咖啡,成为英国人的新宠。只不过英国人喝茶跟喝咖啡很相似,都是煮好后加上糖和牛奶等,完全不同于中国人喝茶和阿拉伯人喝咖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咖啡的全球化传播完全是西方殖民主义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结果。如果说殖民主义只是促进了咖啡的跨区域传播,那么咖啡和咖啡馆所承载的现代性则使其跨越文化的藩篱,使咖啡远远超越了一种饮料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现代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喝什么”不仅是一种饮食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和身份认同。美国的独立从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很多人都认为,美国人将喝咖啡视为有别于喝茶的英国人的身份标志。实际上,在美国独立前后,英国本土的咖啡馆正受到政府的强力打压,而新兴的美国则非常宽容和自由,纽约的布拉德福咖啡馆常常高朋满座,甚至连总统和国会议员也是这里的常客。就这样,咖啡很快就成为美国人首选饮品。对现代美国人来说,与其说石油是他们的生命线,不如说是咖啡。美国人消费了全世界1/3的咖啡,大多数的美国人每天都离不开咖啡。“星巴克咖啡”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美国文化,作为“美国人的润滑剂”,咖啡“润滑”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特别是在不同种族和文化构成的陌生人城市中,一杯热心的咖啡所代表的信任几乎无可替代。

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来说,咖啡微妙而清晰地暴露了现代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平等。作为一种原始的热带植物,几乎所有咖啡都来源于经济上贫穷落后、政治上腐败专制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咖啡最后都被发达的西方国家消费。咖啡生产国和咖啡消费国之间巨额的咖啡贸易没有减小和消除这种不平等,反而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加深这种沟壑。咖啡种植者的贫穷与咖啡消费者的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足以证明星巴克将咖啡定义为“消费得起的奢侈品”是多么充满讽刺意味,因为“奢侈品”从来都是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

1954年,因为国际市场咖啡豆的价格大跌,咖啡生产大国巴西陷入经济危机,而作为咖啡消费大国的美国不仅见死不救,反而落井下石。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之下,巴西总统瓦加斯吞枪自尽。他在遗书中写道:“数十年来,国际财团不停地蹂躏我国,试图阻止我为国家创造财富并干涉我国自主权,我们一旦为居高不下的咖啡豆价作辩护,就会遭到难以承受的压力,最后不得不屈服。有鉴于此,今天我除了鲜血外,没有任何东西献给祖国。”

1.咖啡和咖啡馆不仅影响文化艺术,也催生了现代革命和民主思潮。启蒙运动是近代西方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开始于下列哪个国家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
2.咖啡和咖啡馆所承载的现代性则使其跨越文化的藩篱,使咖啡远远超越了一种饮料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现代媒介。根据材料,“现代媒介”内涵是什么
A.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的结果B.现代人心理素质提高的结果
C.经济文化发达的标志D.文化的选择和身份的认同
3.下列关于咖啡和咖啡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说法最全面的是
①影响文化艺术
②催生了现代革命和民主思潮
③承载的现代性则使其跨越文化的藩篱
④不仅是一种饮食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和身份认同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咖啡种植者的贫穷与咖啡消费者的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主要由下列哪个现象造成的
A.现代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平等B.咖啡种植国长期的战争造成的
C.咖啡消费国工业水平先进D.咖啡消费国人们的先进消费理念决定的
5.1954年,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之下,巴西总统瓦加斯吞枪自尽。根据材料,分析其主要原因
A.1929年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巴西
B.第二次世界大战巴西受到严重影响
C.国际市场咖啡豆的价格大跌,咖啡生产大国巴西陷入经济危机
D.二战后,巴西国内政局动荡
2021-06-0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