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后,最初来华的西医师主要身份是传教士,他们通过外科手术在中国站稳脚跟,之后西医在中国迅速推广。传教士带来西医的同时,也将中医向西方传播。如清前期法国传教士殷宏绪将中医人痘接种技术传入欧洲;20世纪初,法国驻昆明副总领事苏里耶·德·莫朗学习针灸并回国行医,在西方掀起了学习中医的热潮。新文化运动后,国内出现了激烈的中西医论争。南京国民政府曾一度通过废止中医的法案。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许多人强烈要求废除中医,毛泽东坚定支持中西医结合,中医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进一步走向世界。据统计,到2022年,中医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代借贷违约处理情况简表(部分),据此可知,汉代(     
记述出处
元狩二年,(周阳)侯彭祖坐当归与章侯宅不与,罪,国除《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永平时,诸侯负责(债),辄有削绌之罚。此其后皆不敢负民《潜夫论笺》
贫人负官重责(债),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责乃毕竟《论衡·量知》
元平元年七月庚子,禽寇卒冯时卖章络六枚杨卿所,约至八月十日与时小麦七石六斗,过月十五日,以日斗计,盖卿任甘肃玉门花海出土的汉简
A.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B.商业借贷现象较普遍
C.对借贷契约加以规范D.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古代中国中原农耕区所需要的耕牛、战马和皮毛一类的产品主要来自北方蒙古地区,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茶叶以及日常用品则主要依赖中原的供给,而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     
A.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B.北方区域性的经济分工
C.晋商崛起的经济地理因素D.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784年,英国一磅细纱的售价为10先令11便士,原料费用为2先令;1812年,一磅细纱的售价为2先令6便士,原料费用为1先令6便士;1832年时,其售价为11.25便士,原料费用为7.5便士。这一变化会导致(     
A.棉纺织业提高机械化水平B.英国率先建立新型垄断组织
C.商人加大对中国鸦片走私D.政府逐步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大约从15世纪开始,大量英国农民渐次离开土地,从自耕农转变为雇佣劳动者。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工厂主则颁布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倒班制、罚款等举措以攫取更大利润。上述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C.生产力大幅提高D.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下列项中,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黄热病的肆虐B.工业企业的增加
C.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D.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2023-07-10更新 | 2269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19世纪50年代之后,庄票已经成为外商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1869年,汇丰银行首次接受钱庄以庄票作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据此可知(     
A.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B.庄票在中外商业往来中获得认同
C.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D.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2023-07-10更新 | 2441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0年以前,大多数从事制造业的手工业者是在自己家里、家人之间劳动的。无疑,就劳动者的地位看来,这是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他在自己家里进行所有的工序,保持着个人的尊严,不和可能危害自己道德品质的人发生联系。平时挣的工资不但足以使生活过得舒适,还能租几英亩地。

——整理自[英]P.加斯克尔《英国的工业居民,他们在精神、社会和身体方面的状况,以及由于应用蒸汽机而产生的变化》(1833年)

材料二   1767年,阿克莱特偶遇时钟制造工人凯伊,得到了一个滚轴纺纱机器模型。后来,他得到银行家们给予的经济援助,条件是分享这一发明所得的利润。1769年,阿克莱特取得一项专利权,并在合股人帮助下建立了一座工厂,用马力作动力,后来又另建一座规模大得多的工厂,用水轮转动。1775年,他取得第二项专利权。这些机器纺出的纱质量好,能以前所未有的低价卖出。阿克莱特名声传遍全国。资本家成群地涌来找他,买他的专利机器,或出钱以获准使用机器。阿克莱特和他的合股人不断扩大经营,到1782年,他们雇佣的工人已经有5000多名。1785年,阿克莱特的专利权终于被取消了,工业随之惊人地发展起来。

——整理自[英]爱德华·贝恩斯《英国棉纺织业史》(183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00年前与1800年后英国劳动者的地位进行说明。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厂制度产生的有利条件。
(3)综上,指出加斯克尔与贝恩斯对工业革命观察视角的不同。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政局动荡,导致中央卫生行政机构几经裁撤,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出台的速度也令人惊叹。加之卫生行政机构屡次变更,立法权限设置不明,导致法出多门,法律间冲突多次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中国城乡分割严重,严重制约了公共卫生法律的实施。而且,公共卫生从无到有,从一种制度的建构到习惯的自觉生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若不能辅之以民众自觉的参与,制度的施行与实效就不免大打折扣。

——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卫生立法摆脱了偏重保护皇权的窠臼,第一次站在保护民权的角度重新审视卫生法律的价值取向,卫生相关法律创设的步伐已经大大的加快了,并且建立起了以宪法为统领,包括卫生行政机构组织法、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卫生技术人员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卫生教育制度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卫生法律体系。1928年4月内政部设卫生司,掌管全国卫生行政事业,11月裁司设部,始称“卫生部”,与原内政部一同直隶于行政院,这是我国历史上专管卫生事业的部门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组成部门的地位进入公众视野。

——摘编自樊波《民国卫生法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公共卫生法制建设的背景,指出其局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卫生立法的发展概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