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的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的阶段时间技术进步
前期19世纪以前人力与畜力;航海贸易
中心化阶段19世纪前期蒸汽机使用和运河建设
19世纪中叶蒸汽机车和铁路
19世纪晚期高架铁路、电车及地铁
蒸汽和电力广泛使用
钢架建筑技术发明及电梯使用
郊区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特式生产;电报、电话发明
20世纪20年代起汽车大量使用及高速公路网形成
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互联网、人造卫星
结合材料,以“科技进步与美国城市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国际运河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拿马运河的变迁

时间事件
16世纪西班牙国王下令进行运河开凿的测量,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拉美独立运动的开展,运河开凿没有进展。
1879法国全面负责运河开凿,因流行病发生及财政困难,挖凿工程于1889年停止。
1901美国获得开凿、经营和管理运河的特权。随后,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由美国任命总督,施行美国法律并驻军。
1914运河正式通航,沟通了两大洋。
1963迫于巴拿马群众要求恢复运河主权的斗争,美国同巴拿马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在运河区同时悬挂两国国旗。
1964美国撕毁协议,连续几天单独升美国国旗,引发了巴拿马反美爱国风暴。
1977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的新约。
1999巴拿马于1231日正式收回运河主权。

材料二   

注: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栏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摘编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时政类漫画的史料价值。
2024-03-29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07 史料价值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3 .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景德镇被誉为世界瓷都,在陶瓷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对中国陶瓷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景德镇陶瓷历史上,元青花的出现,既是一次陶瓷技术的革命,更是一次文化融合和时代风尚的变化, 其融合了14世纪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青花的器型普遍较大,这种大器型为文化附加提供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绘画、书法等传统文化的艺术样式都可以借助陶瓷媒介进行传播。 就文化传播媒介功能的发挥来看,陶瓷比丝绸、茶叶更适合各文化样式的创作,陶瓷如同纸张一样,成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基本媒介。

——摘编自张泽兵《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

材料二   中世纪期间,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珍视。1500年后,中西方贸易扩大,欧洲人把购买和搜集中国瓷器说成像去“寻找黄金”。17、18世纪,仅有记载的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运销的中国瓷器就达6000万件, 但当时的外销瓷器规模远不止于此:从市场看,除了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南亚也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重要市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把美洲市场纳入了世界瓷器贸易中;从贸易商看,除了荷兰商人外,还有中国海商,东印度公司、散商以及已逐渐衰落的葡、西两国商人。

——摘编自刘强《18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制瓷业的衰落:一个全球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景德镇陶瓷的文化价值。
(2)选取材料二中的某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对东西方瓷器贸易进行简要评析。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英国很多咖啡馆的墙上贴满了商品广告和寻人启事,成为人们交换信息和针砭时弊的场所。2002年8月,美国咖啡业巨头星巴克宣布着手为消费者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在各咖啡门店配备Wi-Fi,将其打造成为办公室和居家之间的过渡性空间。以上史实共同说明(     
A.咖啡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D.美国正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末年,强宗豪族就开始建筑坞堡。当时豪族地主的“大宅”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一般均具备相应的防御功能。嘉峪关魏晋墓出土了七幅“坞”的画像砖,“坞”的四周画有高墙厚壁,还有高层碉楼,有的坞壁上设有望楼。后来福建地区客家民居也具有上述北方坞堡的特点。这段论述意在强调坞堡建筑(     
A.军事防御功能的强大B.结构风格的创新
C.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D.历史传承与变迁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6 . 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     
A.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
C.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D.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
2023-06-09更新 | 7285次组卷 | 45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9年5月10日,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铁路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里峰接轨,标志着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正式建成,西海岸与东海岸连接了起来。此后,大北铁路、北太平洋铁路和南太平洋铁路等陆鉄筑成,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全国铁路网。并以钢轨取代铁轨,还出现了空气制动、自动接车器和连续信号系统。1882~1900年,铁路客运量从2.89亿人次增至5.77亿人次,货运增加了2倍。1850~1871年,联邦政府赠予铁路的土地达1.75亿英镑,还给铁路公司以优惠贷款。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4个大集团初步形成,这4个集团掌着全国铁路总收入的85%。

——摘缟自丁则民《美国通史(第三卷)》

材料二 1949年前,中国曾修成并通车过的铁路是3.2万千,其中绝大部分(约2.3万千来)修成于民国时期。但是到1949年末,中国实际通车铁路只有2.2万千米。与1949年末相比,1950~-1975年,我国铁路共增加2.4万千米,略长于民国年间修建的略段。实际上,改革开放前我国建设的铁路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建、复建民国时曾经建成后又毁于战火的线路。甚至到1990年代的铁路建设中,仍包含若干民国时期已建复毁的路段。当然,新中国铁路的质量大有进步,而且西南、西北地区的新建铁路修建难度之大,是民国年间修建的铁路无法相比的。

——摘编自秦晖《走出帝制一一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美国铁路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同铁路修建的待点及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中美铁路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1-04-18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