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初探。小钱同学由垃圾分类想到了历史上的污染问题,并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决定写一篇题为《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初探》的文章。为此,他查找了大量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   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了一幅反映泰晤士河的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下面有一行文字:

材料二   下表为19世纪世界部分城市人口的统计表(单位:千人)。

城市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
纽约6469619123437
伦敦956261847676581
东京800——10501600
莫斯科2503656121000
上海300250300600

材料三   真正令人发指的,是现代社会对待大批穷人的方法。他们被引诱到大城市来,在这里,他们呼吸着比他们的故乡——农村坏得多的空气。他们被赶到城市的这样一些地方去,在那里,由于建筑得杂乱无章,通风情形比其余一切部分都要坏。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而河水又弄得很脏,根本不能用来洗东西。他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最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倒在街上,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办法扔掉所有这些东西。     

——1845年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他不清楚这幅漫画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城市环境问题的材料。请帮他判断这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2)依据材料二表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双选)
A.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B.亚洲国家的城市化起点低
C.世界城市化发展并不均衡D.城市在国家地位日益削弱
(3)东京在19世纪后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单选)
A.废除农奴制B.废除黑人奴隶制
C.开展明治维新D.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依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有(        )(多选)
A.贫富差距问题B.卫生观念匮乏
C.工人队伍壮大D.市政管理的滞后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的认识。
2024-01-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卷
2 . 饮食与社会生活。

在长期的人类文明演进中,食物为人类从事各类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又不断丰富了食物的历史内涵。某教师布置了关于“饮食与社会生活”为主题的自主性学习任务,要求如下:

任务一:寻找人类文明早期食物的考古证据。


(1)将下列内容与地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写对应的数字)

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B.古巴比伦青铜器--手捧果篮图     C.古埃及挤牛奶壁画

(2)依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考古证据,可作为(     )(双选)
A.中国具有悠久农业生产历史的物证B.中国是稻谷作物发源地的物证
C.研究中国古代先民食物种类的物证D.研究古代食物加工技术的物证

任务二:收集有关食物的各类文献记载。

①“豆之为用也,油、腐而外,喂马溉田,耗用之数几与米等。”

②“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箇,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

③ “(番薯)皮色朱红,心脆多汁,广种耐瘠……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④“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上述材料中能够反映食物加工的是(     )(单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如果要研究“番薯”的历史,可供推荐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单选)
A.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朝-沈括《梦溪笔谈》
C.元朝-王祯《农书》D.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任务三:历史专著研读。

下表是一本关于食物与饮食历史研究专著中的目录:

章节与章标题(时间范围)字母代码
第一章 学会烹制谷物                      (公元前2万—前300年)A
第二章 古代帝国的大小麦祭祀饮食 (公元前500—公元400年)B
第三章 南亚和东亚的佛教饮食        (公元前260—公元800年)C
第四章 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饮食     (公元800—1650年)D
第五章 欧洲和美洲的基督教饮食     (公元100—1650年)E
第六章 近代饮食的前奏--欧洲北部   (公元1650—1800年)F
第七章 近代饮食--中等饮食的扩张   (公元1810—1920年)G
第八章 现代饮食--中等饮食的全球化(公元1920—2000年)H
(5)下列标题是该专著中某些章节中的子目标题,请依据示例,与部分章节标题完成一一配对:(单选)
示 例:(   G   )——工业化的食品生产        
(     )——从共和国到帝国 受希腊化文明影响的罗马饮食            
(     )——小麦面粉、即食肉品、牛奶、蔬果的全球化和烹饪的专业化     
(     )——约公元前1000年的全球饮食地图   
(     )——奥斯曼帝国的饮食
(6)依据章节与子目标题,谈谈哪些重要因素影响着人类饮食文化?
2024-0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交通建设与国家治理

交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来重视交通建设,并取得了众多闻名世界的巨大成就。


               图一:秦朝道路示意图                                      图二:元朝驿路示意图


(1)上面两幅示意图中“☆”标志分别代表哪个古代全国道路交通中心城市?
图一:________;(单选)图二:________。(单选)
A西安                           B.咸阳                           C.洛阳                           D.大都
(2)图一中标识了多种秦朝的道路,其中标识“②”的道路是指(     )(单选)
A.驰道B.五尺道C.直道D.驿道

(3)与秦朝相比,元朝的陆路交通建设有何新的特点(     )(双选)
A.陆路交通网的中心向西转移B.扩大了道路数量和建设规模
C.陆路交通网向各个行省延伸D.促进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4)中国古代交通建设重视水陆并举,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京杭大运河,该运河最终形成于(     )(单选)
A.汉朝B.隋朝C.元朝D.明朝

近代以来,铁路建设在中国逐步兴起。


(5)其中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单选)
A.唐胥铁路B.京张铁路C.京汉铁路D.陇海铁路

(6)下表是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统计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双选)
时期里程(公里)投资主体和方式
1876—1912年91001800清政府拨款、赎回、商办
7300列强贷款直接投资
1912—1927年4000北洋军阀政府利用列强贷款
1928—1937年3700中外合办(官僚资本和西方垄断资本)
1928—1931年900省商合营
1937—1945年1900国民政府采用征用民工、拆用旧轨和滥发货币的办法。
1931—1945年5700日本利用掠夺中国的财富和中国劳工修建。
900
1876—1949年建成铁路26200公里,期间拆毁3600公里,至1949年大陆剩余铁路仅22600公里。
A.工业革命直接引发了中国铁路的兴起B.外国资本是铁路建设的主体
C.铁路建设发展折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D.铁路里程数呈现稳步的增长

(7)下图是当代中国高速铁路网基本构架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以来铁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单选)
A.20世纪晚期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B.东西南北经济得到了均衡发展
C.标志国家经济实现了产业升级
D.体现了中国高铁技术自主创新

(8)综合上述内容,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交通建设的基本认识。
2024-01-11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史实推论选项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C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D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