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年到1800年间的几个世纪中所刮起的洲际物种交流之风给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变化。它在不适应人群疾病的土地上酿成了人口锐减的灾难;它也几乎在世界各地提高了食物供应的数量和可靠性;在那些从前没有马类的地区,它还通过提供新的战争手段改组了当地的政治关系。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围绕“物种交流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202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10年前提高了0.052。这表明我国(     
A.粮食总产量得到极大提升B.农业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粮食生产向绿色高效转型D.农业生产实现连年高速增长
2023-02-20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一种音乐的爱好者也许对其他种类的音乐毫无所知。戏迷也许不看电影,影迷从不去看戏。这说明了
A.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B.市场带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
C.音影文化催生自我封闭心理D.科技使人们接触文化既丰富又单一
4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联邦德国,国内则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一重大调整
A.加速了全球科技重心的转移B.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主要得益于国际形势的缓和D.直接诱导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B.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C.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D.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
6 . 教育家高震东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国家才有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杰出的医者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高震东认识的理解。(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7 . 中国传统帝王称谓常见的有“皇帝”“天子”“圣人”,分别代表功业、天命、教化,宋朝人并不爱用_上述三种称呼,反而常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职业称谓“官家”来指代帝王。这说明宋代
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被否定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8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7-08-04更新 | 6868次组卷 | 12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