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1789年,在阿克莱特开办的3个纺纱厂中,童工的雇佣数量占到了工人人数的2/3;1816年,在格雷格的工厂里总共有252名工人,10岁以下的儿童占17%,18岁以上工人却还不到总数的30%。这说明(     
A.儿童更适合工厂劳动B.资本家注重生产效能
C.贫富分化正日益加剧D.儿童的地位得到改善
2024-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驯化动物,如牛、羊等,畜牧业由此形成。人们通过分工来照顾和繁殖牛、羊等,同时从中获得剩余产品,如奶、羊毛等。这一现象(     
A.激化了阶级矛盾B.推动了部落的形成
C.缩小了贫富差距D.有利于私有制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调查,1905-1906年,北京市场上的日用杂货只有少部分土产品,多数是来自上海、广东、天津等口岸的进口机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生活用品包括火柴、洋灯、钟表、棉布、农服、毛巾、手帕、洋伞、文具、皮包等。这表明当时的北京地区(     
A.民众生活受到世界市场影响B.受列强资本输出波及较明显
C.对外开放度在国内首屈一指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于停滞
4 . 到19世纪80年代,全国的票号在全国实存在25家以上。票号已在全国54个城镇设有分支机构。清末最后十年间,票号的分支机构进一步拓展到全国95个城镇,分号数量475个。从材料看,票号(     
A.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B.开启了中国金融的近代化
C.适应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D.近代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3-10-25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千耦其耘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集约经营
2023-09-23更新 | 184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西欧近代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合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农具制造技艺落后
C.政府不注重农具改进D.地理形势的局限
2023-08-03更新 | 278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一位学者整理研究的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年份全国总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比重(%)
18203737724206.5
1840412812769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2044715474210.6
193646926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A.总体呈现上升趋向B.集中于沿海沿江城市
C.源于西方列强侵略D.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
8 . “一五计划”时期,中国航空工业引进苏联多型飞机仿制并成功首飞;20世纪末,在美国终止合作项目、关闭MD—90生产线情况下,国家决定发展涡扇支线飞机,2017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客机C919成功首飞。据此可知,中国飞机制造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的重视与支持B.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C.国民经济结构优化D.科技封锁激发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分布在住宅区附近的机器工厂,成为上海居民投诉最多的对象。留声机、广播等新器物的流行与集聚,也导致邻里因噪音问题纠纷不断。这表明上海(       
A.政府管理职能相对欠缺B.城市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C.社会经济秩序出现混乱D.城市化的弊端日益显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美国学者在《食物:味道的历史》中指出:“约1万年前,近东的人类首先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等谷物。距今八九千年前,中美洲人率先开始种植玉米和豆子等重要主食,而中国人则是培育稻米的先驱。”这表明(     
A.世界农耕起源多元B.世界农业最早起源于近东
C.古代亚洲农业发达D.古代农业生产具有封闭性
2022-07-02更新 | 450次组卷 | 5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