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古代埃及赫拉康波利斯100号墓建造于涅伽达二期晚期(距今五六千年),动物陪葬逐渐终止,但狩猎、驯服动物等活动作为贵族生活的标志逐渐成为墓葬习俗和仪式的一部分,其象征内涵也作为文化记忆渗透在各种与王权相关的仪式中。这一变化(     

A.丰富了国家的治理手段B.促进了王权和神权结合
C.反映了农耕生活的发展D.深化了文化图腾的内涵
2024-04-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20世纪30年代,苏联通过设立外宾商店向境外销售博物馆珍品,同时也向苏联公民出售日用品,交易使用沙皇金币、外汇现金或境外汇款。这一举措(     
A.改善了苏联的外部环境B.调整了国民经济的结构
C.解决了计划经济的弊端D.拓宽了建设资本的渠道
2024-01-29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自主学习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洋务运动时期,兰州创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并延及周边城市;清末“新政”时期,西北近代工业和电讯事业的发展带动了西北的城市化;抗战时期,川陕公路和陇海铁路成为重要交通干线,东部学校、企业内迁,使得西北城市进一步发展。据此可知(     
A.近代西北城市化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交通发展对近代城市化起决定性作用
C.政治军事需要是城市发展的必要因素
D.社会经济进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诗·商颂·长发》记载,商人的第11代祖相土发明了马车;而《周书·酒诰》记载,商人祖先王亥牵牛驾车到远方进行交易;《六韬》也记载:“殷君善治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这表明,商朝(     
A.商业活动已开始兴起B.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C.注重商业与贩运贸易D.工商食官格局逐步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成员国指出,当前世界贸易组织将成员国分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两种已经不合时宜,因为近2/3的成员都将自己定义为发展中国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国家的分类一直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这表明(     
A.世界贸易规则违背国际需要B.经济全球化发展成就突出
C.国际经济秩序需要适时变革D.霸权主义阻碍世界多极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84年,英国一磅细纱的售价为10先令11便士,原料费用为2先令;1812年,一磅细纱的售价为2先令6便士,原料费用为1先令6便士;1832年时,其售价为11.25便士,原料费用为7.5便士。这一变化会导致(     
A.棉纺织业提高机械化水平B.英国率先建立新型垄断组织
C.商人加大对中国鸦片走私D.政府逐步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7 . 甲骨文中有关农业的记载,耕垦方面,有“王大令众人曰:脅田(集体耕作)。其受年?十一月”;种植方面,有“贞:惟小臣令众(奴隶),黍(种黍),一月”;畜牧方面,有“获刍(割草),七月”等。材料表明当时(     
A.粮食种植积累了丰富经验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中对农时的重视D.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考古发现,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水井按垒制材料分为土井、瓦井、陶圈井和砖井,多集中分布于冶铁遗址密集的环嵩山地区、南阳盆地和黄淮平原西南部。由此可知,秦汉时期中原地区(     
A.经济发展格局严重不平衡B.政府重视灌溉工程的建设
C.工农业生产影响人口布局D.生活方式由地理条件决定
9 . “五口通商”以后,银两制度在各地迅速衍生出具有地域差别但又颇具特色的记账单位,即在各地度量衡不统一的前提下,形成多样化的“虚银两”制度。虚银两是“徒有其名,并无实物”,是实银的价值符号,只规定其名称、重量和成色,并按照当地的习惯规定其行用方法。这一制度的出现(     
A.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币制改革B.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适应了晚清的社会发展特征D.导致了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
10 . 如表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对现代农业内涵与特征的界定。这体现了我国(     
时间内涵与特征
20世纪50年代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肥化
20世纪80年代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
20世纪90年代商品化、产业化、技术化、生态化
A.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B.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
C.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D.农业科技领先于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