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一个开埠时曾来过上海的英国植物学家,在1848年重来上海时感叹道:“使我惊异的是江岸的外观,我曾听说上海已经建造了许多英美的洋行,我上次离开中国时,的确有一两家洋行正在建筑;但是现在,在破烂的中国小屋地区,在棉田及坟地上,已经建立起一座规模颇巨的城市了。”据此可推知,当时上海(       
A.商贸发展推动城市化B.城市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C.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世纪西欧的医师在医治病人时,首先根据脉搏和尿液,然后以肿胀、发烧、恶心、呕吐、头痛、脓液等症状为基础来进行诊断,此后,医生不仅要开出治疗方案,而且还必须根据进一步的症状以及外部(通常是气象和星象)状况或“体征”来制定预后。这套流程(     
A.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B.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成果
C.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D.促成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对1913年以前我国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名人员构成进行统计,其中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这体现了当时我国(     
A.民族工业发展加快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多阶层推动近代化
4 . 1983年,一场台风就能将深南路上的电线杆全部吹倒,让深圳电力几近瘫痪。2019年,深圳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至32.4分钟,优于伦敦等国际一流城市。其中福田中心区仅为0.19分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由此可以说明(     
A.深圳电力技术领先世界B.特区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C.世界电力行业发展滞后D.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
2024-02-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重庆糖业发展迅速,糖商群体构建起一套产销链条。下图为重庆糖品产销图据此,关于糖业发展,下列分析最为正确的是(     
A.足以保证糖业繁荣B.协作经营模式开始
C.资源配置面向市场D.糖商群体发展成熟
2024-02-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欧亚非地区1400—1800年的人口统计表,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欧亚非地区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1400—1800年欧洲、亚洲、非洲人口统计(单位:百万)
A.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增长B.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
C.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D.欧亚非地区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峡地区考古出土了大量并有其自身特点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从器形看,有猪嘴形、蘑菇形等当地动植物特点的器物;从纹饰上看,有绳纹、山字形纹、谷穗纹、鱼形纹、水波纹等。这反映出当时该地区(     

A.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B.手工业成为独立的部门
C.陶器种类多样技术先进D.生产生活蕴含审美情趣
8 . 1883年,上海租界内建立了自来水饮用系统,“饮城河之水,易生疾病”的观念逐渐被市民所了解。《申报》代表民众向官方呼吁:“城河之水恶浊,是宜官为勤勘广浚,必使城内水清食之不至致病,而取汲亦觉便宜。”这表明近代上海(     
A.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B.公共卫生意识逐步提高
C.公共卫生事业成就显著D.医疗卫生事业领先全国
9 . 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730.6亿斤,比上年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的台阶。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谷物总体自给率超过95%。这表明我国(     
A.缓解了食品安全问题B.实现了农业生产现代化
C.各地区农业均衡发展D.有效控制粮食安全风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农民种植的高产作物除了满足自用,也将余留部分拿到市场出售。还有农民将量少价高的大米拿去贩卖,再购买相对便宜的高产作物来食用。据此可知,高产作物的种植(     
A.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B.促使政府改革赋税制度
C.加剧了山区的水土流失D.意在解决人口激增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