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到19世纪末,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背景是(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利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
C.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程度不断加深D.宗教改革宣扬了勤俭节约的伦理观
2023-09-01更新 | 296次组卷 | 8卷引用:05·选必二第05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世界银行及欧美投资人向发展中国家贷款情况
时间银行与投资人向发展中国家贷款时间银行与投资人向发展中国家贷款
1972170亿(美元)19812090亿(美元)
19781280亿(美元)19824620亿(美元)
呈现出上述投资贷款走向的主要背景是
A.世界银行的使命发生了转变B.欧美国家经济处于疲软状态
C.美苏冷战对中间地带的争夺D.石油美元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2022-05-24更新 | 802次组卷 | 5卷引用:(选必二)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后案)
3 . 考古资料显示,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数量较此前旧石器时代遗址明显增多,并且分布得异常密集,呈显出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A.氏族公社尚未产生贫富分化B.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
C.长江流域各邦国的规模较大D.定居使生活渐趋稳定
4 . 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下列对于人口增长原因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①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
③乡村卫生条件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改进④净化饮用水和科学处理垃圾与污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40年代,中国茶叶从广州到伦敦的运费为30~40银戈比/普特(戈比:俄国货币名称,1普特≈16.38千克),19世纪70、80年代该路线茶叶运费跌落至3~4英镑/吨,据此推测费用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工业革命后轮船具有更大的载重力B.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航程缩短
C.石油大量开采促进能源动力的革新D.铁路运输的发展使运力大增
6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让疫情在中国最快得到控制,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其背后的政治原因主要有(     
①我国有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制度自信
②我国有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自信
③中国有着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④有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证明,疫病隔离是非常有效的防疫形式。疫病隔离的做法早在我国秦朝时期即已出现。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刻向郡守报告;郡守接报后,马上派出医官进行检查,一旦属实,当即组织隔离治疗。所有的病例被隔离在专门的“病所”里,病愈之前不得与外界接触。秦朝的疫病隔离制度(     
A.适应大一统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B.得益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C.可用作研究秦朝暴政而亡的原因D.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国古代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以下关于不同时期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隋唐时期已形成两种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
C.宋辽夏金时期稻麦复种制在北方已相当普及
D.明至清前期玉米和甘薯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9 . 1492年以来,全球人口增加了4~5倍,其中1650~1850年实现了倍增。对其原因分析,学界提出了不同看法,但大都不回避玉米和马铃薯在其间的贡献。这种认知实际上(     
A.肯定了物种交流的意义B.体现了全球市场的扩大
C.揭示了殖民扩张的危害D.反映出人地关系的紧张
10 . 共和国时期的古罗马以庭院式住宅为主要形式,帝国时期则修建了很多独栋公寓楼。这种独栋公寓楼往往有五六层,每层被分割成数个独立套间,便于出租,帝国各地纷纷效仿修建。这种变化(     
A.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B.影响了后世的城市住房设计
C.是阶层分化出现的原因D.使罗马形成统一的建筑规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