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忽必烈继位后,在北方创建驿站,灭亡南宋以后,在江南也普遍设立驿站。全国总计约设驿站一千五百余处以上,以大都为中心遍及四方边地,负责提供来往官员、使臣的饮食,也便利了文书的传递。据此可知,元初驿站制度(     
A.开创了沟通南北的交通网络B.推动了长途贸易的发展
C.提升了政府行政治理的效能D.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2024-05-15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选择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2 . 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一处都邑性质的聚落。考古学者在遗址宫城的祭祀区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水稻,几乎不见粟和黍,而宫城其他区域出土的绝大多数都是粟、黍。南佐先民用当地少见的水稻献祭神祇祖先反映了他们(     
A.自南方地区迁居而来B.注重精耕细作的生产
C.对祭祀礼仪高度重视D.以水稻为主要的作物
2024-05-15更新 | 55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选择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20年代,汕头市政当局计划修建整齐划一的马路。商民提议马路沿线许建骑楼的方案被采纳后,沿街业主借助充足的侨汇资金建成令人瞩目的骑楼街区。据此可见(     
A.近代城市发展呈现基层自治趋势B.政府与民众合力形塑城市新风貌
C.政治革命推动近代市政体制建立D.民族资产阶级慷慨捐资建设家乡
2024-04-18更新 | 41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 选择题汇编——中国近现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市令”为朝廷任命的掌管市场的长官。如表所示为北齐、北周及隋朝市令的官位品级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政权属性官位品级
北齐京邑市令从七品
州市令从八品或正九品
北周京邑市令正六品
隋朝京邑市令正八品
州市令无品
A.北方商品经济发展滞后B.科举冲击传统任官体系
C.政府不重视商业的管理D.朝廷整肃官制裁汰冗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粟是仰韶农业中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与热带早期农业的芋薯类作物不同,粟的播种、耕耘和收获都需特定时节,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B.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
C.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特色D.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普鲁士于1717年、1763年和1825年三次颁布法令,规定儿童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否则政府将对家长处以罚金。上述做法(     
A.推进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B.得益于教育体系的完善
C.延滞了马克思主义的兴起D.顺应了工业革命的潮流
2024-02-22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选择题汇编——世界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17世纪法国多次颁布禁奢令,先是禁止所有人穿着金银丝锦缎、刺绣和丝绒,又禁止在服装中使用金银,最后禁止穿着来自外国的织物、丝质花边等。这反映了法国(     
A.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B.限制贵族势力的发展
C.深受禁欲主义的影响D.采取抑制商业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世纪以后,威尼斯的玻璃制作工艺流传到欧洲的其它国家,这些国家的玻璃工业在仿制的同时融入了各国地方特色,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对威尼斯玻璃工业冲击极大。这反映出(     
A.欧洲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交流与互动推动了经济发展
C.世界市场造成社会贫富分化D.传统技术逐渐失去原有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进口的中国外销瓷,在荷兰各阶层中引领收藏和使用中国瓷器的风尚。这一风尚和市场竞争都促使代尔夫特陶匠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模仿和借鉴中国外销瓷的装饰,以西方视角表现出想象中的中国。由此可知,当时(     
A.全球性经济文化联系渐趋加强B.工业革命促使瓷器生产标准化
C.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东西方之间贸易D.荷兰代尔夫特瓷器制作技术超越了中国
2023-09-24更新 | 42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10 . 下表所示为对唐代社会状况的有关描述。据此可知,唐代(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袭防斗时”

王建《凉州行》

“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带)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是时中国盛疆,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今甘肃省黄河以东,青海省青海湖以东至陇山的地区)”

司马光《资治通鉴》

A.陆上丝路较为繁荣B.诗人推崇异域文化
C.民族交融出现高峰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