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厂丝和土丝市场产销状况统计(单位:担)。其中,土丝主要是供土法纺织者购用,厂丝主要向欧洲出口。据此可知(       

年度

土丝

厂丝

1881—1882

11526

1885—1886

2567

4457

1890—1891

3276

10317

1895—1896

2474

20629

1900—1901

1037

31038

A.经济发展具有转型特征B.传统手工行业逐渐崩溃
C.机器化大生产占据主导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进入“康乾盛世”,汉口可谓“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这反映了清代(       
A.集镇的专业化分工B.汉口成为全国第一大镇
C.工商业集镇的发展D.交通发展对集镇的影响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世纪,英国陆续引进了荷兰织机、美国轧棉机、法国麻织机、德国织席机、意大利丝织机,并学习了中国和印度的棉纺织和陶瓷技术等。法、美、德、俄等国又大量引进和利用英国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这(       
A.优化了世界国际政治格局B.说明了英国经济领先世界
C.反映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D.表明了交流促进科技发展
2024-04-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某学者整理了宋代村市(以墟市为中心)的状况,如下表所示。材料所示状况反映出宋代(       

序号

状况

举办墟市被称为市合、市集,趁墟;日期以十干十二支为基准,有每天举办的市,也有隔日,一般在早上短时间内结束交易

举办墟市的聚落小到几户的小村子,大至数百户的市及镇;墟市里除农民外还聚居着商人、富民和屠宰业者;墟市内有商店及旅馆仓库;墟市分布密度最小五里左右

当地土意、商人和官府维持和管理墟市,三者在利害关系一致的基础上共同担负
A.雇佣关系的产生B.农村产业的兴盛
C.社会阶层的融合D.商品经济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漕运规模一般较小,临时性质者居多,但已经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度支府,建立起了区域性的漕运体系。比如,北魏重新建立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体系,东吴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延续。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漕运(       
A.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B.便利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C.满足了割据政权的需求D.提高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10年,我国沪宁铁路上就有了专载女客的三等车,“车上标有女客座位字样,凡男客年逾十岁者,无论是否女客之亲属,均不得同坐”,而女客若不愿意乘坐“女车”,进入别车“仍听自便”。这反映出(       
A.政府颁布法令保护女性权利B.女性获得了平等的权利
C.民国建立提高了女性的地位D.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2023-12-06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