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 道试题
1 . 如图为2013—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数统计图,据此可知2013—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数(单位:次)(     

A.物流服务网络已覆盖亚欧大陆全境B.交通发展降低运输成本
C.“一带一路”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D.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友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世纪30年代,英国立法规定满足一定年龄条件的童工须在周一至周五强制入学,为此,政府还创设了工厂视察制度,要求视察员监督工厂主;同时政府鼓励大工厂主举办工厂学校,并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支持。这些举措(     
A.保证了儿童的身心健康B.保证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C.强化了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D.适应了产业革命的需求
2024-04-04更新 | 75次组卷 | 19卷引用:选必二第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2024-02-21更新 | 112次组卷 | 41卷引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拓展-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另据史书记载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A.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B.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C.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D.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2024-01-21更新 | 67次组卷 | 80卷引用: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虽然罗马公民人数激增,住房形势日益严峻,但是罗马却将复合式公寓的高度限制在21米以下。后来因为罗马城发生了一场大火,又规定公寓高度不能超过18米。这说明罗马(     
A.人口压力得到缓解B.城市建筑领先世界
C.积极推动城市扩张D.重视城市规划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场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A.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B.强化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
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冲击D.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2024-01-10更新 | 296次组卷 | 34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小亚细亚东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赫梯人墓葬中出土了一把铜柄铁刃匕首,经科技检测为人工冶炼制品,之后此类制品在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和古埃及遗址出土的逐渐增多。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古赫梯帝国凭借锋利坚韧的铁器和轻便快速的马拉战车等,一度与埃及争夺霸权。由此可以得出(     

①赫梯人首创人工冶铁技术     ②铁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③古代铁器曾经应用于战争     ④冶铁技术在亚欧地区普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据某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达3710亿美元,商业卫星占总卫星比例从冷战时期的4%上升到2020年的35%,而且一些商业卫星的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军用卫星的水平。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在轨服务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A.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B.科技革命加剧了军备竞赛
C.航天技术威胁各国国家安全D.现代科技各领域互相渗透
2023-12-15更新 | 277次组卷 | 28卷引用:选必二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9 . 下表为1850—1914年中国国民收入统计表(单位:19364年币值:亿元)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中国(     
年份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国民收入总计
1850181.64181.64
188799.8714.4929.07143.43
1914128.0124.8034.72187.53
A.近代工业发展成就显著B.产业结构未有明显改变
C.民族资本发展停滞不前D.经济发展环境相对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城北有一个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等。这可以用于说明阿兹特克人国家(     
A.农业和手工业商品化生产具有一定规模
B.都城是全国经济和交通中心
C.耕地面积的扩大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收益
D.广场兼具政治与经济的职能
2023-11-07更新 | 332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